国进行政治避难。】
【那么齐襄公这么干,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
【宣姜母子在卫国的斗争中已经失去了国君之位,齐国已经失去了对卫国的掌控。/%咸%(鱼[ˉ]看?书¥@ ·追?-+最@新!章′节2$】
【齐襄公想要重新让宣姜母子入主卫国,他是千难万难。】
【就在这种情况下,儒家的这帮人竟然还觉得,齐襄公脑子一抽,又要开始糟蹋宣姜的名声了。】
【然后让人怀疑卫惠公的血脉纯净问题!】
【这件事情如果真是齐襄公在刚上位之初就干了,宣姜母子你就别想着回到卫国去继承国君之位了,】
【现在,就是卫惠公是不是姬姓血脉,人家都要怀疑了。】
【就这么一个扯淡的操作,女频小说要是敢写出这么炸裂的情节来,绝对读者全部弃书了!】
【但咱们儒家的这些史观们,却觉得异常有道理。】
【儒家觉得,这就是他们心中最完美的宫斗情节,这种宫斗情节,简直神乎其神,把他们都感动的哭了,直呼太合理了。】
【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怎么就觉得,齐襄公必须怎么干,才合情合理。】
(我去我去,这屎盆子给齐襄公扣的,简直无语了!)
(现在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主要疯狂吐槽儒家人解读的历史,这简直就是把智商按在地上疯狂摩擦。)
(谁都知道国君之位对血脉的要求,就像你在宗族中要继承家族的财产,你前提条件就是人家的亲生儿子呀。)
(儒家让人怀疑卫惠公的血脉问题,这哪里是帮助宣姜母子入住卫国?这是觉得宣姜母子重新拿到齐国国君之位的难度太低了,非要加点难度!)
…………
【大家是不是都觉得这种说法不太靠谱了。】
【后来,儒家也觉得说不通,有那么一丢丢侮辱智商了,于是,他们赶紧修正。】
【那么儒家又提出了第3种观点。】
【他们认为,第2种说法的确有点太扯淡了。】
【为了能够继续把屎盆子扣在齐襄公的头上,于是他们对第2种说法进行了变种。】
【于是,他们认为,这件事情应该发生在卫惠公第2次上位后的第3年。】
【那么这件事情应该发生在什么时候呢?】
【按照这个时间线,这一件事情应该发生在公元前685年。】
【他们的观点是什么呢?】
【是在公元前688年发生了一件大事,齐襄公为了让宣姜母子重新入主卫国。】
【齐襄公竟然带兵,直接杀到了卫国,把卫国能够跟宣姜母子竞争国君之位的人全给屠戮一空了!】
【是的一锅端了!】
【能杀的全杀,杀不了的流放。】
【是不是感觉贼拉霸道了!】
【这才是真正霸主应该干的事情。】
【然后儒家人按照这种时间来推算,公元前688年,齐襄公举兵攻卫,你打仗需要时间,杀人也需要时间,让宣姜母子入主卫国掌控权力更需要时间。】
【等把这些事情搞完之后,宣姜母子顺顺利利地接掌了卫国之后,】
【然后再发生了齐国让公子顽蒸宣姜的事情,再加上这件事情中公子顽和宣姜都不同意,一来一回,还需要时间。】
【所以这件事情应该发生在688年之后的最少三年后。】
【也就是时间锁定了公元前685年到公元前684年。】
【但他们这么一算,自己都郁闷得吐血了,为什么呢?】
【因为齐襄公这个时候已经嘎了呀!】
【这个时候就是明显的是公子白和管仲接管了齐国,屎盆子本来想扣在齐襄公头上,怎么算来算去,又回到了管仲和齐桓公吕小白头上呢?】
【所以他们把之前的观点划掉了!这个不算,重来!】
【他们认为,在齐襄公替宣姜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