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症状初起、年纪轻的!省着点用,外面送进来的太少了!”他语气严厉,带着深深的无奈。他们早上只带了一百支链霉素针药进来,太医院说中午会送来一批,这眼看着都到未时了,针药还未送到,他只好下令,先救年轻人和孩子。
角落里,有杂役在熬煮着气味浓烈的汤药,也有人不断地在病人周围、地面上泼洒着刺鼻的消毒酒精和生石灰水,一切还算有序,忙而不乱。
好在下午申初,上面送来了两百支针药,他收治的四十几名病人,除了三名已经长疙瘩的病人,每人都能用上一支,那三名腋下长满紫黑色肿块,不停地咳血的病人,他估计撑不过今夜,只能下令放弃,将针药用在轻症病人身上。
京师戒严的第一天,除了南熏坊,旁边的澄清坊也查出一家三口有发热症状,一查问,原来是南熏坊最初发病那家的姑娘一家,她兄弟回来后,她回娘家看望兄弟,在娘家吃了一顿午饭,就染上瘟疫,回家还传给了夫君和儿子。
好在其他坊市没有排查出问题,坐镇在乾清宫的天子平安,暗暗地松了一口气,乾清宫里有外廷的官员、折子往来,为了妻子儿子的安全,平安干脆歇在乾清宫,不往坤宁宫去了。
少年夫妻骤然分开,又想念大胖儿子,又担心慈庆宫里的母后,阿宝又不在身边,平安夜里睡不着,没两天就熬成了黑眼圈。
张蔷听说后,让姜姑姑熬了桂园百合莲子银耳汤,加上几滴灵泉水,让姜姑姑亲自送到乾清宫,甜甜的母爱味道。
王瑾听说后,也将从小守着他睡觉的阿宝,送来了乾清宫,有了娘亲和妻子的呵护,平安晚上睡得呼呼的,第二天黑眼圈就没了。
第三天开始,南熏坊里发热的人数显着减少,只有十八人,澄清坊无人再发热。
第四天,南熏坊发热人数七人,其他坊市无人发热,而南熏坊第一批接受链霉素注射的病人,不再发烧,咳嗽、咳血症状减轻,病情开始好转。
这些在鬼门关里走了一圈的人,不用衙役们反复宣传,都自动自发地“讲究”起来,剪掉了长头发,剪掉了长指甲,勤换衣服勤洗澡。
加上《明报》的宣传,这种生活方式竟然成了一种时尚,这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