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前的宁静
时间进入到15年,gdi开始了整合各国的基础设施。首发免费看书搜:常看书 changks.com将他们全部转用同一个生产维护标准,共用同一套管理方式。同时,15年初gdi也拥有了自行征兵的权力,不用再整天堵着各国国防部的门口要人了。
而在进行上述行动的同时,gdi也向联合国提交了关于费城太空站的建造许可申请以及进一步扩展全球离子炮网络的计划。前者是一个由多个国家的工程师提出来的超级工程项目:他们认为在当前的情况下,人类很有可能不得不被迫放弃地球。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指望进行星际移民很明显不太现实,人类现在没有那个技术和资源去完成这项壮举。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转而在地球的轨道上建立居住站,并且尽快让这些居住站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人类要做好几十年只能眺望母星的觉悟。
按照这些工程师的设想:费城空间站是接下来所要建立的居住站群的核心中枢,其肩负着指挥协调各个居住站之间的物资调配、管理人员流动......总之,费城空间站会是第一片轨道居住站的核心。至少按照原定的设想来说,会是这样的。
当这份申请递交到gdi这里时,一些正在整理离子炮网络扩展计划的gdi高级官员来了灵感。他们找到这些工程师与他们进行了一系列讨论,然后对各自的计划进行了一些修改。随后由gdi高层统一提交给了联合国常任理事会,让他们来做最后的决定。
在gdi看来,虽然未雨绸缪是一个好的习惯,但是现在就开始关门窗未免太早了。地球还有抢救的可能。费城空间站现在可以先作为全球指挥部和离子炮网络的中枢而被设立,而不单单是作为居住站中枢。至于居住站的功能则可以日后再酌情加上,现在还不着急。
这项议案最终也是得到了通过,在议案通过的第二个月,gdi开始了一轮的大规模航天作业,旨在尽快完成费城空间站的基站建造工作。随后就可以以费城空间站为基准,去快速铺设新一代离子炮网络。做事先打好基础可是事半功倍的诀窍。
但是事情并不会一直都如此顺利,在议案通过的第三个月,第一场超大规模的离子风暴出现了。从隔离区里飘出来的离子风暴直接把临近区域的和电有关的东西干废了足足一整天,甚至一些质量较差的电子设备直接被干报废了。同时这场离子风暴还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通讯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以及导致了两起坠机事故(事发时,很倒霉的就在隔离区附近的航线上飞行)......这起事件迅速得到了gdi的重视。在此之前,虽然离子风暴也有出现,但是像这种规模的可从未出现过。想来也是,毕竟在那个时候泰伯利亚还没有这么多。而随着这起事件引起的问题进而导致了对费城计划的新一轮评估——结果令人相当沮丧。如果发生了一场足够大的离子风暴,那么离子风暴持续期间费城甚至都无法联系上地球。不过实际上,如果发生了这种规模的离子风暴,那么地球上的长途通讯也基本上废了。所以在一番权衡之后,费城空间站的建造工作继续进行,其定位也不会改变。但是gdi也因此多留了一个心眼,下放给了部队在这种极端情况下自主活动的权力。日后的火风暴危机时,各级部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设立这样的一条规定是多么正确的决定。
而此时愈发严重的泰伯利亚污染使得gdi不得不将越来越多的力量从对nod作战中转移到清除抑制泰伯利亚的工作之中。所幸之前扶植的nod派系在其代表哈桑的领导下在兄弟会内部占据了相当程度的主导权,而在于他们进行了又一轮协商之后,哈桑答应会“让兄弟们不那么对gdi抱有敌意。”然后gdi就可以在多留一个心眼的情况下去专注于处理泰伯利亚了......也是在这个时候,nod黑手派系逐渐崛起。不过当时大家都没把这个以前的nod秘密部门太当回事,日后不少人都对此后悔的直呲牙。
然后在进行清理作业的同时,gdi也是抽空拿自己的新老各式装备去进行了抗离子风暴的实验——结果令人重度脑溢血:大部分gdi载具在离子风暴影响期间其引擎都会直接趴窝,特别是空军的飞行器。在离子风暴的影响下一摔一个不吱声,驾驶员甚至都跳不了伞的那种。也因此,gdi和军火商们不得不强忍着骂人的冲动对还能抢救的装备进行改造,特别是飞行器是改造的重点。坦白说离子风暴导致摔飞机摔无人机都勉强算是小事,但是摔驾驶员这可就是大事了。你知道一名熟练的飞行员的命多有价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