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战船在水面上行驶了两刻钟之后,便重新开回了码头,停在了朱棣和群臣的面前。
许多内心不信邪的官员在请示过朱棣之后,便亲自上船去探查,试图找到这船是依靠人力驱动行驶的证据。
然而,这艘蒸汽船一共就只有这么大,任凭这些官员怎么寻找,也没有能找到那些所谓藏起来驱动战船的水手。
到最后,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原来凭着一个丑丑的锅炉,居然真的可以让一艘船自由的行驶在水面上。
哪怕这些官员根本不懂船,也不懂什么叫蒸汽动力。
但是,他们都知道,一艘完全依靠自身动力行驶的船,到底是一个多么神奇的存在。
对于今天这艘蒸汽战船,说实话,距离朱棣心目中的要求还差着很长一段距离。
不过,这艘船却也让朱棣看到了希望。
按照现在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朱棣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明的蒸汽铁甲舰就可以横行在大洋之上了。
在结束试航之后,朱棣打发百官全部回京,他却留下来,将所有蒸汽战船项目的工匠都召集到了一起。
看到朱棣如此关注蒸汽战船项目,工匠们都显得十分振奋。
首先,朱棣对蒸汽战船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然后,他按照当初的承诺,对所有参与蒸汽战船项目的工匠都进行了封赏。
朱棣毫不吝啬的给出了两个侯爵,五个伯爵的爵位,以及总数超过了十万两的赏赐。
他的大手笔,赢得了整个蒸汽船项目工匠们从上到下狂热的山呼万岁。
紧接着,朱棣又针对如今的西山一号蒸汽船做出了自己的评价和希望。
整个蒸汽战船项目部的工匠在听完朱棣的要求后,哪怕知道困难重重,却都表现的信心十足。
他们表示自己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己,哪怕拼上性命,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朱棣的要求,让蒸汽战船能够真正的名副其实。
永乐三年九月。
倭奴国北天皇小松,在经历了一个多月的煎熬后,终于率众走下山城,向大明正式递交降书,宣布投降。
自此,倭奴国也被正式纳入了大明的版图之内。
九月底,朱棣颁布了《平倭奴国诏》。
在这份诏书中,朱棣宣布废除倭奴国国号,设立大明瀛洲承宣布政使司。
整个瀛洲承宣布政使司被划为十六府,西十七州,二百零五县。
考虑到倭奴国国人的劣根性,朱棣在针对倭奴国的治理上,偏向于实施军事统治。
于是,朱棣首接卫瀛洲设立了一个单独的机构“瀛洲总督府”!
这瀛洲总督府,统管瀛洲一切军政事务。
也就是说瀛洲不论民事还是军事,全都由瀛洲总督府完全掌握。
与巨大的权力相对应的,这位瀛洲总督就需要一个文武双全,心思细腻的人来担任。
一番思考之后,朱棣终于决定让赵云来出任瀛洲的首任总督。
并且,首接将征倭军就地留在瀛洲镇守,以维持大明的统治。
如此安排之下,原定的征倭奴军的凯旋仪式就没法举行了。
但是,来自征倭之战的战利品,却依旧按时通过海路送到了京师。
这一次,征倭军的战利品,可以说再次颠覆了大明朝野上下的想象。
从瀛洲运回来的金银,全部折合成银两就有近两千万两之巨。
至于其他海量的铜锭和硫磺等物质,更是首接用大海船运送了数百船回来。
最关键的是,不管金银还是铜或者硫磺,都属于瀛洲的矿产资源,以后每年都还会源源不绝的提供给大明。
征倭之战所获得的金银被首接放到了大明皇家钱庄,成为了金银储备。
当大明的官绅巨贾们,看到这些金银进入了皇家钱庄之后,原本对存银进皇家钱庄抱有的疑虑,顿时就全部消失了。
大明皇家钱庄设在各府的分部,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涌入了无数上门来存银子的人。
按照王仁的估计,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最多到永乐三年底,大明皇家钱庄的存银总数就可以接近亿两的门槛。
到了那个时候,大明宝钞就可以重启,整个大明的经济体系也会迎来新一轮的爆发。
征倭军为大明带回了一块领土,还有巨大的收益,自然会获得封赏。
而此次征倭的最大功臣莫过于赵云了,可是赵云己经都是国公了,在爵位上己经没有再封赏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