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死胡惟庸也未曾料到,向来对贪官污吏深恶痛绝、铁腕治贪的朱元璋,竟会在“空印案”上一改往日雷厉风行、杀伐果断的作风,对涉案官员展现出令人费解的宽容。*s¨i¨l/u?x_s?w·./c?o\m~
这一转变,彻底颠覆了胡惟庸心中朱元璋的固有形象。
长久以来,在胡惟庸的认知里,朱元璋是一个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秉持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原则的铁血帝王。
他笃定此次“空印案”必然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朱元璋定会大兴牢狱,将涉案官员一网打尽,以儆效尤。
然而,现实的走向却大大出乎他的预料,让他仿佛置身于虚幻之中,对眼前的一切都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短暂的恍惚过后,胡惟庸面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他这才惊觉,自己此前精心策划的一切,如今都成了可笑至极的笑话,如同虚幻的浮云、转瞬即逝的泡沫,顷刻间化为乌有。
他悲从中来,仰天长叹一声“天要亡我胡惟庸”,随即气血上涌,一口鲜血喷出,当场晕厥过去。
直到翌日,胡惟庸才悠悠转醒。
此时,吉安侯陆仲亨已在胡府等候多时。
胡惟庸有气无力地躺在榻上,看到陆仲亨,眼中满是黯然之色,但心中的疑惑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平息,他强撑着开口问道:“究竟发生了何事?陛下为何会突然变得如此宽容大度?这与陛下一贯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实在不似陛下往日的作风,其中到底有何缘由?”
说着,他浑身止不住地颤抖,面容因激动而变得有些狰狞,声音也越发沙哑,仿佛乌鸦嘶哑的啼鸣,透着无尽的不甘与绝望。
吉安侯陆仲亨看向胡惟庸的眼神中,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异样。
以往,他对胡惟庸的判断极为信任,在他看来,胡惟庸心思缜密、目光如炬,凡是他预判之事,大多都能应验。
可这一次,胡惟庸却在“空印案”的预判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滑铁卢,狠狠打了自己的脸。
若不是陆仲亨等人动作稍慢,没来得及按照原计划散播谣言,恐怕不仅会被世人嘲笑,还会因违背圣意而触怒龙颜。
谁能想到,朱元璋竟会放过“空印案”的涉案官员,这一结果让众人惊愕不已,同时,陆仲亨心中也不免对胡惟庸生出了几分鄙夷。
而经过一天的多方打探与暗中调查,他们终于得知了事情的真相。
今日前来胡府,陆仲亨正是为了将实情告知胡惟庸。
虽说经此一事,他对胡惟庸已不像往日那般信服,但念及以往的交情,也不好就此与胡惟庸断绝往来。
毕竟,胡惟庸手段狠辣、能力出众,为人又阴险,在朝堂上根基颇深,说不定哪天就会重新得势,再次崛起。
感受到陆仲亨那异样的目光,胡惟庸微微眯起眸子,语气低沉而又带着几分自嘲地说道:“是不是觉得我胡惟庸不过如此,失去了往日敏锐的判断力?”
陆仲亨闻言微微一愣,连忙摆手否认道:“怎么会呢,此事也确实怪不得胡相。胡相的判断其实并无差错,只是出了些意外罢了!我今日前来,就是为了将事情的真相告诉胡相。*s¨i¨l/u?x_s?w·./c?o\m~”
胡惟庸心中冷笑,他深知陆仲亨以及其他勋贵心中所想,不过是对自己暂时失去了信心。
但他面上却不动声色,神情木然地问道:“到底是什么意外?”
陆仲亨耸了耸肩,解释道:“根据我们得到的情报,似乎是太子殿下请忠义侯陈锋出面,成功说服了陛下。
至于他们具体说了些什么,目前还无人知晓。
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因为陈锋的介入,才让陛下改变了主意。”
听到“陈锋”二字,胡惟庸的双拳不由自主地紧紧握起,脸色瞬间变得狰狞可怖,咬牙切齿地重复道:“又是他,又是他……”
陆仲亨见状,不禁叹息一声:“胡相,陈锋本就势力庞大,如今他又在‘空印案’中施恩于众多官员,朝堂上下,从各部到省、州、府、县,众多官员定会对他感恩戴德。
如此一来,他的地位和权势将更加稳固,想要动摇他绝非易事。
所以,胡相恐怕得另做打算了,想要扳倒陈锋,实在是难如登天!”
其实,一众勋贵早已对对付陈锋心生退意。
在他们看来,与陈锋为敌风险巨大,而即便成功,收益也未必可观。
此番告知胡惟庸实情,也是希望能劝说他放弃针对陈锋的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