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不要再将他们卷入这场危险的争斗之中。
胡惟庸的面色不断变幻,陆仲亨的话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在他的心上。
若此事当真如陆仲亨所言,是陈锋说服朱元璋放过了涉案官员,那么陈锋在文官群体中的威望将达到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其地位也将坚如磐石。
陈锋此次凭借此事收获的政治资本堪称巨大,他一举施恩于众多官员,让整个朝堂的文官都对他刮目相看,甚至对他的好感与信任远超对宰相的态度。
如此一来,胡惟庸想要算计陈锋、将其扳倒,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对于本就处境不妙的胡惟庸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让他感到彻骨的寒意。
胡惟庸心中满是自嘲,他从未想过,自己竟会败在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手中,而且还是在自己擅长的政斗领域,这一切,实在是天意弄人!
然而,胡惟庸并不知道,从陈锋自爆穿越者身份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然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在朱元璋心中,胡惟庸的形象早已固化,他的野心与权谋被朱元璋看得清清楚楚,早已失去了被重用的可能。
而且,一旦朱元璋完成裁撤宰相这一举措,胡惟庸便再无利用价值。
因此,即便此次朱元璋在“空印案”中大开杀戒,导致朝堂动荡、人心惶惶,胡惟庸也再无机会重掌大权、重振朝堂。
毕竟,陈锋拥有着穿越者这一得天独厚的“外挂”,
而胡惟庸不过是朝堂权力博弈中的一个“NPC”罢了。
可惜,这些真相胡惟庸一无所知,这也让他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迷茫之中。
……
可事情的发展总是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又过了几日,朱元璋突然下令,再次抓捕了一些原本已经被释放的涉案官员。+j-i/n·c?h_e.n^g*h,b·g\c′.\c*o^m!
胡惟庸得知这一消息后,顿时大喜过望,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原本还萎靡不振、半死不活地躺在榻上的他,瞬间如打了鸡血般跳了起来,精神抖擞。
他立刻派人去召集一众勋贵,准备商议大事,企图再次在这场朝堂风波中谋取政治利益。
一众勋贵得知消息后,心中也满是疑惑,
难道朱元璋又改变主意了?
难道胡惟庸当初的判断并没有错?
带着这些疑问,他们再次来到胡府,听从胡惟庸的安排。
众人准备按照计划,一方面散播谣言,制造舆论。
另一方面搜寻陈锋的罪责,打算以此为由弹劾陈锋,扳倒这个让他们头疼不已的政敌。
然而,事情的反转总是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就在胡惟庸与一众勋贵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妄图夺回曾经的权势与利益时。
一道圣旨的下达,再次打破了他们的幻想。
圣旨中明确指出,此次被重新抓捕的官员存在恶意贪污行为,他们利用空白盖章账册挪用税粮、税银,证据确凿,将被缉拿入狱,等待严惩。
而对于其余涉案官员,仅给予罚款、警告、督促改进等处罚。
这些官员虽无恶意贪污之举,但存在流程性违规行为,虽死罪可免,但必要的处罚也不可避免。
此消息一出,朝野上下再次陷入震动。
那些犯下恶意贪污罪行的官员面如死灰,他们本以为在“空印案”中侥幸逃过一劫,如今却没想到,皇帝的屠刀终究还是落在了自己头上。
而其余因流程性违规受到处罚的官员则心惊胆战,生怕朱元璋会再次改变主意,将他们也抓起来治罪。
好在,处罚已下,他们心中的大石也算暂时落了地。
一时间,百官们对朱元璋的手段佩服得五体投地,纷纷感叹皇帝将帝王心术运用得炉火纯青。
朱元璋这一招“杀一批震慑,留一批安慰人心”,既彰显了自己惩治贪污的决心,又避免了因过度杀戮而引发朝堂恐慌,成功稳定了局势。
反观胡惟庸和一众勋贵,此刻只能无奈地仰头望天,心中满是苦涩与不甘。
事情的发展变化之快,远超他们的想象。
本以为朱元璋要再次大开杀戒,他们的计划即将得逞,可没想到朱元璋只是惩戒了真正的贪污官吏,这让胡惟庸的计划再次出现巨大漏洞。
此时的他陷入了两难境地:继续散播谣言吧,万一朱元璋并未如他们所愿大肆杀戮,反而置之不理,那么他们的行为必然会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