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四百个民间鬼故事 > 第16章 《纸嫁衣》

第16章 《纸嫁衣》

林晚秋站在斑驳的青砖墙前,潮湿的苔藓蹭着她的米色风衣下摆。这座始建于明朝的宅院静卧在暮色中,飞檐上蹲着的石兽在夕阳里拉出细长的影子,像某种张牙舞爪的活物。

"林老师,这就是镇上最后一家纸扎铺了。"带路的陈阿婆拄着竹杖,布满老人斑的手指向虚掩的朱漆木门。门缝里飘出檀香混着纸灰的气味,隐约可见堂屋内悬着几具未点睛的纸人,惨白的脸上两团胭脂红得刺目。

她刚要迈步,檐角铜铃突然无风自动。叮铃—— 阴冷的风卷着纸钱从门槛里涌出,一张黄裱纸正贴在她小腿上。晚秋弯腰去揭,指尖触到纸面时猛地缩回——这分明是给死人用的往生钱,背面却用血写着生辰八字:丁卯年辛亥月乙未日戊寅时。

正是她的生辰。

堂屋深处传来"吱呀"一声,晚秋抬头看见供桌上的铜镜闪过一道青光。镜中分明映出她独自站立的身影,可余光里,一抹殷红嫁衣的衣角正从镜框边缘缓缓拖过。

"阿婆,这镜子..."她转身询问,却发现身后空无一人。青石板路上积着前夜的雨水,倒映着渐暗的天色,整条街寂静得像是被抽走了所有活气。

阁楼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晚秋握紧胸前的护身符——那是外婆临终前塞给她的,说是能镇住她招阴的八字。木楼梯在脚下发出濒死的呻吟,二楼的纸扎堆里,一具新娘打扮的纸人正对着梳妆镜。烛光将它的侧脸映得忽明忽暗,凤冠上的珍珠竟泛着活人肌肤般的光泽。

"姑娘,莫碰那镜子。"沙哑的嗓音在背后炸响。晚秋踉跄着撞上供桌,铜镜"哐当"倒地。镜面翻转的刹那,她看见自己身后站着个穿藏青长衫的老者,浑浊的眼珠像两颗发霉的桂圆。

老者拾起铜镜,布满裂痕的镜面突然渗出暗红液体。晚秋这才发现他十指缠着染血的绷带,左手小指缺了半截。"这是沈家小姐的遗物,"他用绷带擦拭镜面,血珠顺着裂纹蜿蜒成符咒般的纹路,"当年那场冥婚..."

话音未落,楼下传来唢呐声。晚秋扑到窗前,浑身血液瞬间凝固——青石街上飘着一列送亲队伍,八个纸人抬着花轿,腮上胭脂被雨水晕开,像淌着血泪。轿帘被阴风掀起,新娘盖头下赫然是一张与她一模一样的脸。

铜镜突然变得滚烫。晚秋尖叫着松手,镜面在坠地瞬间映出惊悚画面:民国装束的新娘被红绸勒住脖颈,绣鞋在青砖地上蹬出带血的划痕。那双充血的眼睛穿透百年时光,首勾勾盯着她。

"叮——"

护身符的银链毫无征兆地断裂。晚秋转身要逃,却发现纸人新娘不知何时站在楼梯口,盖头下传出纸页翻动的沙沙声。她这才看清凤冠上根本不是珍珠,而是密密麻麻的人牙。

阁楼地板突然塌陷的刹那,林晚秋闻到了陈年血腥味。腐木碎屑混着纸钱灰簌簌坠落,她跌坐在冰冷的地窖里,手机电筒照出墙角堆叠的陶瓮——每个瓮口都插着三根白骨手指,像枯萎的莲花。

"一、二、三..."她颤抖着数到第三十七个陶瓮时,电筒光扫过墙面。密密麻麻的牙印布满青砖,最深的凹痕里嵌着半枚发黑的臼齿。那些抓痕走势让她想起古镜上的血符,只是这次组成的是个扭曲的"怨"字。

暗处传来纸张摩擦声。林晚秋转身时踢到个檀木匣,匣中泛黄的日记本正翻在民国七年农历七月十五那页:

"爹爹说要用活人牙给纸人点睛才能通阴阳,昨夜我亲眼见他用红绸勒死货郎...当那颗带血的牙齿嵌进纸新郎眼眶时,它真的对我笑了。"

纸页突然渗出粘稠液体,晚秋的指尖沾到腥甜的朱砂。电筒光开始频闪,她看到陶瓮缝隙里伸出无数透明手臂,每只手腕都系着褪色的红绸。最靠近她的那只手突然攥住她的脚踝,腕间血玉镯与外婆临终前交给她的那只一模一样。

"叮铃——"

铜铃声从头顶传来,老纸扎匠举着白灯笼出现在地窖口。灯笼照出他腰间悬挂的桃木令牌,上面刻着"沈"字。"三十七个生魂才压得住她的怨气,"他缺指的手抚过陶瓮,"可惜总有人要来惊动沈小姐的新房。"

晚秋突然看清老者的脸——那些皱纹的走势竟与古镜中民国新郎的面容逐渐重合。她摸到匣底冰冷的物件,掏出来是半块龙凤玉佩,断裂处还沾着干涸的血迹。

"素娥..."老者突然发出少女般的尖啸,灯笼坠地燃起幽蓝火焰。晚秋趁机冲向石阶,却在转角撞上一面人牙砌成的墙。每颗牙齿都穿着红绳,绳结系着写了生辰八字的黄符,最近的那张正在她眼前缓缓浮现出自己的名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