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明风再起 > 第323章 龙隐秽土

第323章 龙隐秽土

尸体,被极其潦草地停放在门侧冰冷的石板地上。只有一张破草席半遮半掩,连口薄皮棺材都没有!几个懒洋洋的大顺军士兵拄着长矛在旁边看守,眼神里满是轻蔑和不耐烦。过往的行人无不惊恐地绕道而行,偶有胆大的投去一瞥,也迅速低下头匆匆离开。,2?0¢2!3!t*x·t,.+c/o?m¢

崇祯站在街角阴影里,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起来。他看着那具“自己”的尸体,像垃圾一样被丢弃在宫门之外,任由风吹日晒,任由过往的尘埃沾染。这比死亡本身,更让他感到一种万箭穿心般的凌迟之痛!这是对他一生为之奋斗、为之殚精竭虑的皇权,最彻底、最恶毒的亵渎!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只见一个身着簇新蓝袍、头戴方巾的官员模样的人,骑着一匹颇为神骏的青骢马,在一名家仆的随从下,正朝着东华门方向而来。崇祯认出来了,那是翰林院庶吉士周钟!一个他亲自点选、素以文采风流出名的年轻官员!

周钟的马速丝毫不减,径直冲到了东华门前。看守尸体的顺兵似乎认得他,只是懒懒地抬了下眼皮。周钟的目光甚至没有在那具停放在宫门旁的“先帝”遗体上停留一瞬!他脸上带着一种新朝得志的矜持与匆忙,仿佛那只是一堆碍眼的垃圾,竟直接策马,从那具象征着旧日皇权的焦尸旁,蹄声得得地、旁若无人地疾驰而过!马蹄扬起的灰尘,轻轻落在了那破草席之上。

“……”崇祯的喉咙里发出一声如同濒死野兽般的、被强行压抑的呜咽。他眼前发黑,身体晃了晃,若非李长风死死架住,几乎要瘫软在地。一股冰冷的、足以冻结灵魂的寒意,瞬间淹没了那焚心的怒火。这就是他寄予厚望的才俊?这就是他大明王朝的臣子?!连一丝最虚伪的哀悼都不屑于表演!

更大的讽刺还在后面。当他们辗转靠近紫禁城正门——承天门(今天安门)时,眼前的景象让崇祯彻底如坠冰窟,万念俱灰。

昔日庄严肃穆的承天门外广场,此刻竟如同市集般拥挤喧嚣!只不过,聚集在这里的并非百姓,而是一大群身着各色大明官袍的人!蟒袍玉带者有之,绯袍青袍者有之,甚至还有穿着内官服饰的太监!他们个个神情复杂,有的强作镇定,有的谄媚堆笑,有的则惴惴不安,但无一例外,都规规矩矩地排着队,伸长了脖子,望向那紧闭的、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宫门。他们在等待,等待新主人、大顺皇帝李自成的接见与“录用”!

崇祯的目光如同冰冷的刀子,在人群中一一扫过,每一个熟悉的面孔都像是一把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他的心上:

内阁首辅魏藻德(状元出身,深受崇祯信任):这位昔日的状元宰相,此刻正努力挺直腰板站在队伍前列,脸上努力维持着一种“审时度势”的从容,甚至还微微整理了一下有些褶皱的袍袖。他似乎在盘算着如何在新朝谋得一个不亚于旧朝的高位。

成国公朱纯臣(曾哭穷捐三百两): 这位世袭罔替的国公爷,此刻脸上哪还有半分“为国垫付军饷”的愁苦?他正带着几分世家子弟的倨傲,与旁边一位同样勋贵打扮的人低声交谈着什么,脸上甚至带着一丝对新朝机遇的期待。

兵部尚书张缙彦(曾以“清廉”为由拒捐):这位掌管天下兵马的尚书大人,此刻显得尤为“忙碌”和“积极”。他手里似乎还捏着一份文书,正对着守卫宫门的大顺军官点头哈腰,低声说着什么,脸上堆满了谦卑的笑容,与他在乾清宫侃侃而谈“大局观”时的样子判若两人。

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之心(曾“慷慨”捐一千两):这位天子家奴,此刻更是将“识时务”发挥到了极致。他不仅自己早早来了,身边还跟着几个同样穿着体面的大太监,正对着一个闯军将领模样的官员谄媚地笑着,似乎在介绍着什么,手指还悄悄指向宫门内,仿佛在献宝。

“呵……呵呵……”崇祯喉咙里发出几声破碎的、如同夜枭般的低笑,充满了无尽的悲凉与自嘲。这就是他的股肱之臣!这就是他的勋贵亲信!这就是他倚为心腹的家奴!他曾经给予他们荣耀、地位、信任,甚至在他们贪婪地吸食国脉时,选择了容忍!到头来,国破之时,他们争先恐后跪倒在新主子脚下,只为保住自己的富贵荣华!连一滴虚伪的眼泪,都吝啬于洒向那个曾经赋予他们一切的、被当作垃圾丢弃在宫门外的“先帝”!

而真正为大明朝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却是那些他曾经或许并不那么看重的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