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明风再起 > 第328章 引清兵入关

第328章 引清兵入关

获两名自称奉平西伯吴三桂之命、前往盛京求援的信使!

“吴三桂?求援?”多尔衮眼中精光爆射!真是天助大清!他立即召见信使——副将杨坤、游击郭云龙。

杨坤、郭云龙风尘仆仆,面带惶急,恭敬地呈上吴三桂的亲笔书信。多尔衮展开细读,信中文辞恳切,甚至带着几分悲壮:

“……三桂蒙先帝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拒守边门,欲兴师问罪,以慰人心。奈京东地小,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王以盖世英雄,值此摧枯拉朽之会,诚难再得之时也!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协(喜峰口、龙井关一带)、西协(墙子岭、古北口一带),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灭流寇于宫廷,示大义于中国!则我朝之报北朝者,岂惟财帛?将裂地以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帐中诸将闻言,皆露喜色。吴三桂竟主动求援,还要“合兵灭寇”、“裂地以酬”?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然而,多尔衮的嘴角却勾起一丝深不可测的笑意。他并未立刻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帐中智囊范文程。

范文程捻须沉吟,随即朗声道:“王爷!此乃天赐良机!然吴三桂之信,有三不可取!”

帐内顿时安静。多尔衮挑眉:“哦?文程先生请讲。”

范文程目光炯炯,条分缕析:

“其一,吴三桂自称‘亡国孤臣’,言‘泣血求助’,姿态甚高,意在借兵复国,并非真心归降我大清!此乃欲驱虎吞狼,坐收渔利之计!”

“其二,”范文程指向信中关键处,“他请我大军‘直入中协、西协’,即从长城其他隘口进入关内,而非其掌控的山海关。其用意昭然若揭——既想借我之力击溃李闯,又欲将我大清铁骑拒于山海关之外,保其退路与根本!此乃防范之心,绝非诚心合作!”

“其三,”范文程语气转冷,“所谓‘裂地以酬’,更是空头许诺!割让多少土地?何处土地?皆语焉不详!且其以残明自居,裂谁之地?分明是缓兵之词,事成之后,必生反复!”

范文程的分析如同冷水浇头,让帐中一些被“合兵灭寇”冲昏头脑的将领瞬间清醒。

“先生高见!”多尔衮抚掌大笑,眼中闪烁着权谋的精光,“吴三桂想玩借刀杀人的把戏,把本王当刀使?哼!”他霍然起身,声音斩钉截铁:

“回复吴三桂!其一,他非是‘求助’,乃穷途末路,走投无路,理应归顺我大清!其二,我大军必走山海关入京,此乃最短最利之途,不容置疑!其三,‘裂地以酬’休要再提!大清吊民伐罪,志在混一区夏,廓清寰宇!非为寸土之酬!让他速开关门,迎王师入关,共讨国贼!否则,休怪本王连他与闯贼,一并扫灭!”

多尔衮的回复,霸道、强硬、不容商量,彻底撕碎了吴三桂试图保持独立性、借力打力的幻想。他将吴三桂定位为必须归顺的降将,将入关路线锁定为山海关,将目标直接定为夺取整个天下!

信使杨坤、郭云龙听着多尔衮那不容置疑的谕令,脸色煞白,冷汗涔涔。他们带着这封措辞被多尔衮幕僚彻底修改、充满命令与威胁口吻的“回信”,以及多尔衮“即刻开关迎降”的最后通牒,在清军铁骑的“护送”下,星夜兼程,仓惶返回山海关。

此时的山海关,已能望见西面天际扬起的遮天蔽日的烟尘——李自成的十万大军,前锋已抵抚宁!关城之下,吴三桂刚刚击退了一波大顺军的试探性进攻,盔甲上溅满血污。当他展开多尔衮那封措辞傲慢强硬的回信时,一股冰冷的绝望瞬间攫住了他!

求助变成了必须归降!

中协西协变成了必须开关!

裂地酬谢变成了志在天下!

前有李闯大军压境,后有满洲虎狼之师逼迫。他吴三桂,堂堂大明平西伯,竟被夹在中间,如同风箱里的老鼠,进退维谷!

“好……好一个多尔衮!好一个趁火打劫!”吴三桂攥紧信纸,指节发白,牙关紧咬。他望向西方那越来越近的烟尘,又望向东方清军可能出现的原野,最后目光落回脚下这座雄关。父亲的囚车就在闯营之中,圆圆的命运悬于一线,身后是数万将士的身家性命……一股巨大的悲愤和无力感涌上心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