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土木堡之变后,我发动夺门之变 > 第217章 视察“天市坊”

第217章 视察“天市坊”

好的条件呀,连书籍都要借回去抄录,每日挑灯夜读,悬梁刺股,条件跟现在相比,简直不要太艰苦。

不过,作为“三元及第”的科举大神,如果让他写现在的试题,还真的不一定能做到每道题都答得出来。

如今的科举,相比他那个时代,今非昔比,要困难许多。

但是,好在有破格录取这项特殊规则,能让更多的学子有机会上岸。

总体来说,如今的科举,还是比过去更有机会。

“走吧,天书阁没什么好看的了。”

完美得挑不出任何毛病的那种。

接着,商辂三人来到了天行阁。

天行阁的装修,一看就是下了重金,不能用奢华来形容了。

作为后起之秀,当时建设的时候,朝廷很有钱,自然舍得下本。

走进天行阁,就会看到大厅中央,整齐摆放着三辆形态不一的乾元汽车。

不过,围在汽车周边的宾客不算多,他们大都聚集在自行车的旁边。

自行车,在景泰十年推出,上市之初就引发购买热潮。

还是让那群二代哥带起来的消费潮流。

一辆自行车的价格,售价不低,最初可是卖十两一架的,如今随着生产工艺越发成熟,加上早期的研发成本逐渐收回,价格下降到五两。

即便如此,也不是每个人都舍得买的。

不要小看自行车,其中可是蕴含着各种大明的顶尖科技。

比如说轻便式的钢铁铸成的车身,还有从石油提取出来的橡胶轮胎,以及需要极其精密的机械镗床打造出来的惯性飞轮。

说实话,五两一架自行车,真不算贵。

难道非要一两亏本甩卖吗?哪怕是这个价格,也不会成为人人都买得起的产品。

不能单纯的以售价高低去辨别产品优劣,要综合考虑消费观念。

如今的大明百姓人均收入普遍提高,每家每户置办一架自行车,是绰绰有余的。

却不是每个人都舍得花钱买这玩意,他们宁愿多走两步路。

虽然说,科技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服务于民,但如果民众不想接受你的服务呢?

然后你就说,因为老百姓用不起,所以这个科技发展对社会是一点用处都没有吗?

三人正在“天市坊”视察,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锦衣卫,吓了他们一大跳。

“商大学士,于尚书,君父有请。”

“好的,劳烦通知。”

商辂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他没想到,这里居然还会有神出鬼没的锦衣卫监视着。

幸好自己没有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