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医道蒙尘,小中医道心未泯 > 深入的研究一

深入的研究一

二、升结肠(ascending colon)

解剖关联与病理易发性

升结肠长约12-20cm,位于右侧腹腔,腹膜后位(固定于腹后壁),肠壁较薄,血供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其生理功能以吸收水分、电解质为主,肠内容物呈半流体状态。

常见病理特点

1. 炎症性肠病(ibd)

- 溃疡性结肠炎(uc):病变多从直肠逆行向上,累及升结肠时约占全结肠炎的30%-40%,表现为黏膜连续性充血、糜烂、溃疡,易并发出血(发生率10%-20%)、中毒性巨结肠(死亡率5%-10%)。

- 克罗恩病(cd):回盲部及升结肠是好发部位(占40%-50%),呈节段性全层炎症,可见非干酪性肉芽肿,易形成肠瘘(内瘘或外瘘,发生率20%-30%)。

2. 肿瘤性疾病

- 右半结肠癌:占结肠癌的40%-50%,以腺癌为主,病理类型多为隆起型或溃疡型,易因慢性失血导致贫血(血红蛋白常<100g/l),肝转移率约30%-40%(确诊时已有转移)。

3. 血管性疾病

- 缺血性结肠炎:肠系膜上动脉分支栓塞或血栓形成时,升结肠近端易受累,表现为突发腹痛、血便,约10%-15%进展为肠坏死。

三、横结肠(transverse colon)

解剖关联与病理易发性

横结肠长约40-50cm,为腹膜内位器官,借横结肠系膜悬挂于腹后壁,活动度大,肠腔直径较宽(约5-7cm),是粪便形成的过渡区域。

常见病理特点

1. 机械性肠梗阻

- 肠扭转:因系膜过长、肠动力异常引发,占结肠扭转的10%-15%,易导致闭袢性肠梗阻,绞窄率约20%-30%,需紧急手术。

- 粘连性肠梗阻:多因腹腔手术、炎症史导致,横结肠因活动度大,易与大网膜粘连形成束带压迫。

2. 肿瘤性疾病

- 横结肠癌:占结肠癌的10%-15%,易形成环形狭窄(浸润型),导致不完全性肠梗阻,约50%患者确诊时已达tnm分期3-4期。

3. 憩室病

- 孤立性憩室:较左半结肠少见,多为单发,若继发感染可形成憩室炎,发生率约5%-10%,穿孔风险低于乙状结肠憩室。

四、降结肠(descending colon)

解剖关联与病理易发性

降结肠长约25-30cm,腹膜间位器官,固定于左侧腹后壁,肠壁较升结肠厚,血供来自肠系膜下动脉,内容物逐渐浓缩为固态粪便。

常见病理特点

1. 憩室病与憩室炎

- 结肠憩室:90%以上发生于左半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西方人群发病率随年龄增长升高(60岁以上达30%-50%),亚洲人群较低(约10%-15%)。憩室炎表现为腹痛、发热,复发率约20%-30%,多次发作易致肠壁纤维化、狭窄。

2. 肿瘤性疾病

- 左半结肠癌:降结肠肿瘤占左半结肠癌的20%-30%,以浸润型为主,易致肠腔狭窄(管腔直径<2cm时出现肠梗阻症状),便血症状较右半结肠更明显(肉眼血便占60%-70%)。

3. 缺血性病变

- 肠系膜下动脉缺血:降结肠由边缘动脉供血,血管病变时易发生节段性缺血,病理表现为黏膜坏死、溃疡,慢性期可致肠壁纤维化。

五、乙状结肠(sigmoid colon)

解剖关联与病理易发性

乙状结肠长约40-45cm,系膜冗长(乙状结肠系膜),活动度大,肠腔弯曲成“s”形,是粪便储存的起始段,肠壁平滑肌层较厚,易发生动力异常。

常见病理特点

1. 憩室病与并发症

- 乙状结肠憩室:占结肠憩室的70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