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咏南燕济阳王慕容昱》
征尘蔽日暮云横,铁骑摧旗莒县倾。?零·点*看.书! ?无′错`内_容!
百战竟因商羽起,残编空锁断弦声!
公元409年二月,江苏宿豫城外,尘土飞扬,大地在马蹄下颤抖。一支剽悍的鲜卑骑兵如沙暴般席卷而至,为首将领慕容昱勒马扬刀,对着紧闭的城门方向,中气十足地吼了一嗓子,内容虽无史料记载,但效果大致相当于:“开门!例行检查(战利品)!” 城头上睡眼惺忪的东晋守军揉揉眼睛,心里直犯嘀咕:这年头,打劫都这么理直气壮、创意十足了吗?
宿豫城门在铁蹄与刀锋的“劝说”下,很不情愿地打开了。慕容昱的部下如同逛自家后花园,瞬间涌入了这座边境小城。很快,一串串哭天抢地、被绳子绑着如同巨大“人形糖葫芦”的晋地百姓被驱赶出城,数量高达2500人。而我们的慕容将军,此刻正兴致勃勃地清点着战利品清单:“精壮男丁五百,妙龄女子两千,上好绸缎三百匹...嗯?等等,这三十大筐是什么玩意儿?”副将斛谷提赶紧凑上前,抹了把汗,谄媚地解释:“将军,此乃宿豫特产,咸香流油,下饭神器——咸鸭蛋呐!”
这位南燕宗室猛将大概做梦也没想到,他这趟“丰盛”的宿豫“采购之旅”,抢到的不仅是人口物资和一堆咸鸭蛋,更是不小心点燃了邻居刘裕这个超级火药桶的引信,直接给自己的国家预订了一张通往历史垃圾桶的单程票。
一、慕容家的“金牌拆迁队长”:从莒城煎饼到徐州战功
慕容昱在历史舞台的登场,完美符合十六国时期“拼爹(族)”的经典剧本——姓慕容,还是南燕开国皇帝慕容德的族亲。这金光闪闪的“关系户”履历,让他在慕容德于滑台(今河南滑县)登基称帝后,几乎没费什么劲就空降到了南燕军事集团的高管层。起点高,就是任性。
时间来到公元406年八月,山东莒城(今山东莒县)攻坚战打得正热火朝天。慕容昱骑着高头大马在阵前溜达,尘土呛得他直咳嗽,忍不住跟身边的副将吐槽:“慕容超这小子(指南燕末主慕容超),刚坐上龙椅屁股还没捂热乎呢,就把我们当‘拆迁队’使唤?瞅瞅这莒城城墙,修得比慕容钟(当时叛乱被平的宗室)的脸皮还厚实!” 话音刚落,只听“轰隆”一声巨响,攻城锤正卖力地亲吻着城门。
就在这兵荒马乱、杀声震天的当口,慕容昱的“拆迁”专业素养突然爆发。_h*o?n`g\t\e·x?s~..c~o~m/他眯着眼,手指城墙上某处,大喊:“云梯组!左移三十步!对,就那儿!那几块墙砖都风化成山东煎饼了,一捅就破!” 事实证明,慕容将军的眼光毒辣。不久,东晋徐州刺史段宏就灰头土脸地从某个不体面的“狗洞”里钻出来,头也不回地奔向北魏寻求政治避难去了。尘埃落定,慕容昱一屁股坐在刚攻下的城头垛口上,掏出怀里揣着的青州特产——煎饼卷大葱,美滋滋地啃了起来。嗯,胜利的味道,就着大葱,格外香!
此役堪称慕容昱职业生涯的巅峰之作,kpi(业绩清单)亮瞎眼。
战略要地到手: 成功拿下鲁南咽喉莒城,像一把大钳子,咔嚓一声剪断了东晋北上的重要通道。
后勤大丰收: 缴获粮草堆积如山,足足十万石!够南燕君臣开三年“煎饼卷大葱”主题派对还有富余。
意外文化收获: 在某个被遗弃的官署里,还扒拉出一本《齐民要术》的手抄残卷。后来这本农业宝典成了慕容昱的睡前催眠读物(也可能是研究怎么种更多大葱?)。
捷报传到都城广固(今山东青州),龙椅上的慕容超激动得差点跳起来,顺手就把手里把玩的一只精美琉璃杯给捏碎了(内心os:这杯子质量不行啊!)。他大手一挥,兴奋地嚷嚷:“封!必须重赏慕容昱!加封他为济阳王...呃?等等!”旁边宦官赶紧小声提醒:“陛下,济阳王的‘编制’,您好像前阵子已经‘批发’给慕容凝(慕容超的堂兄弟)了...” 慕容超略显尴尬地挥挥手:“咳,那就...先记账!等下次立功一起补上!” 于是,慕容昱的“济阳王”头衔,就此成了一笔着名的历史糊涂账。
二、宿豫大劫案:一车咸鸭蛋引发的血案
时间快进到公元409年早春。广固皇宫的议事大殿里,气氛有点凝重,还弥漫着一股烤羊腿的香气。权臣公孙五楼(此君以专权闻名)唾沫横飞,正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陛下!咱们必须给建康城那个姓刘的(指东晋权臣刘裕)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咱大燕不是好惹的!” 坐在龙椅上专心对付一条烤羊腿的慕容超,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