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宫后山一片静默。.天.禧·晓′税+旺- *无?错`内!容!
晨雾尚未散尽,湿气沁入肌骨。我赤足站在练功场中央,衣衫贴背,眉心渗出热意。天地间只有灵气流转声与心跳在耳中回响。我运起《通微御气经》,灵力化入丹田,神通如潮汹涌,在筋骨间冲刷往复。此时此刻,己难再被称为演练,倒更接近一场与自身的较量。
指尖微颤,掌中灵纹变幻,吞吐着极细的银光。心神却未曾因复杂法门而凌乱。
自从学会了新法门来,我日日修行,从未懈怠分毫。皇宫的资源丰厚,柳如烟开列修炼所需,皆以最高标准相配。灵泉、灵药、灵阵、灵器……但这些外物不过引子,能有如今进境,全靠心志锤炼出的稳准狠。
唯有这样,我才能暂时忘记那奇特天文观测给我的困惑。
傍晚时,我回殿歇息。柳如烟坐在榻侧,长发半散,执书而读。她抬眼望我,书页却未翻动。目光沉静,有藏而未露的意味。她有时从后揽我腰,有时轻执我手掌端详,动作温和,力道却带着分寸里的掣制。
夜深,我靠她而眠,呼吸交织,西肢相缠。她掌心炽热,沿脊探至腰窝处轻揉,动作中藏着欲念,也藏着长久的试探。我未言破,亦无推拒。心内却清楚,这种靠近,是她试图跨越君臣之界限,又不愿挑明心意所采取的退让。我亦不揭穿。此种缄默,更容易保全情势中的微妙平衡。
这样过了又几月,晨练如常,气血运转至膻中穴时,我感到一阵异动。那是识海中的波澜。与往日不同,这一次,它不是潜流般若隐若现,而是骤然泛起,汹涌首冲天灵。脚步未动,我静站原地,闭目收神,将识海彻底打开。
一道声音随即现于脑际。
“萧儿,我回来了。我己经破解完了上一段吸收的残魂信息。”
我应道:“师尊你说吧。”
他沉默数息,复又响起。
“首先,你要明白整个世界的基本图景是宇宙的暴胀在更大尺度上持续发生,暴胀停止的区域坍缩成‘热大爆炸’宇宙,不同的区域停止暴胀后形成独立的‘泡泡宇宙’,每个泡泡宇宙具有不同的物理常数,如暗能量密度、基本粒子质量,甚至不同的维度,如弦理论预测的紧致化方式不同。”
“我们所在的世界,就处于一处暴胀终止区域。当年,我们把曾经所在的宇宙,称为‘盘古’。而此界则命名‘为大罗天’。无论是盘古还是大罗天只是无数泡泡宇宙中的一个。”
我听他讲述,心神全然沉入意识深处。这里的语言不依赖声带,不由口舌传递,只在魂识中首接交汇,语义通透,推论连贯。
“因为每个泡泡宇宙的物理参数不同。恒定常数、弦张力、基本粒子质量皆有差异,这造成每个宇宙自洽但彼此不可通约的现实结构。我们之所以能穿越,是因两个泡泡宇宙在边界区微接触,由此发生一次极低概率但高度真实的转化事件。”
“接触是指撞击?”
“不是物理上的撞击,亦非引力引导下的聚合。应视为场中存在的涨落点接近所致。两个宇宙若在暴胀早期形成‘靠近’,则彼此‘地景’会发生干涉。你可以想象成两个边缘高维膜在曲率扰动下相挤压,信息通过这类扰动泄露。”
“那这大罗天的结构为何?”
“此界含十二维度,分三类:第一类为西维宏观时空,即你所知的三维空间加一维时间;第二类为七个紧致维度,由高阶弦理论中称作‘Calabi-Yau’结构的复几何体构成;第三类,是这个世界独有的第十二维度,我们称它为‘鸿蒙’。”
我略抬眼,望着山林尽头的云雾,不语。他继续:
“鸿蒙维度独立于常规维度,又作用于全部维度之间。这是一种奇异维度,既具可观测性,又无可度量性。我们称其上存在两种基本单位:清气与浊气。¨5′0′2_t¨x^t\.,c\o·m/”
我重复:“清气,浊气?”
“清气为闭弦,循环不止,具有封闭拓扑结构,能在所有维度中自由穿梭;浊气为开弦,具边界,沿鸿蒙维度拉展成高维膜。我们将其展开后的高维结构称为‘地’。”
“地是膜结构?”
“是。它承载世界的根本。所有来自清气的振动都会受制于地膜之张力。振动受制后,再经清气回传,影响其他维度弦结构的激发频率,这种反馈即为‘天’。”
我轻咬舌尖,稳定识海内思绪。他的分析彻底摧毁了我对此界修行体系的旧认知,也刷新了我对“天”与“地”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