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 > 第210章 至于吗?

第210章 至于吗?

车轮辘辘,李世民端坐于驶向皇宫的马车内。.萝?拉-小¨说/ -首/发^

车厢中,房玄龄沉吟片刻,开口问道:“陛下,臣观您近日似有筹谋?”

正闭目养神的李世民缓缓睁开眼:“玄龄果然心细如发。”

“再有半月,诸国使节便将齐聚长安。”

“朕意欲开启承远门迎宾。”

“眼下唯一忧心的,便是陈迎新若来长安闲逛,恐生事端。”

长安东南角的承远门,与太极宫遥相对望。

依常理,各国使臣入长安,走最近的春明门最为便利。

若改道承远门,则需绕行好一段路。

李世民如此安排,实为百姓考量。

此番典礼盛大,观礼者必众。

太极宫殿前虽广,亦难容纳如潮人流。

他打算让使节队伍巡游长安城一番。

如此,既可遂了百姓瞻仰之心愿,亦能彰显大唐气象。

然此路耗时,需一个多时辰。

李世民深知陈迎新脾性。

此子素来冷待异邦之人。

若那日他也来了长安,撞见这许多异域面孔,一时不悦当如何?

此乃举国同庆之时,李世民不愿生出半点风波。

听罢陛下之言,房玄龄立时了然。+卡`卡′小_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陈迎新最厌异国使臣招摇过市,若被他撞见,确是大患。

以他那般性情,若觉这些使臣碍眼,恐怕会闹出人命。

陛下此虑并非多余,使节们的安危难保。

西域诸使尚算安稳。

此来是为归顺,自会恭敬谦卑。

然天竺、大食等国则截然不同,他们此来只为邦交,必以平礼自居。

观其国书言辞便可知晓。

这几国自带倨傲之气,连李世民看了也觉不快。

朝中大臣对此虽未多言。

彼等异域之国虽强,毕竟远隔万里。

此番前来,实为丝路商利。

简言之,是为通商。

与大唐并无冲突,纯是利字相连。

于大唐有益,纵使其态度倨傲,大臣们尚可忍耐,但陈迎新定然不容!

房玄龄无奈摇头,面露苦笑。

相处之中,他早知陈迎新视异族如砧板之鱼,深恶痛绝。

在此子心中,异邦之人天生便低大唐一等!

若叫他知晓这些人趾高气扬,来大唐还敢提条件……

这小子定会勃然大怒,出手教训那些使臣!

思虑再三,房玄龄苦笑道:

“陛下明鉴。+如\文`网? ,更?新+最-全`”

“为保这些使臣平安,还是让陈迎新留在河西村为妥。”

杜如晦亦点头赞同:

“臣附议。”

“若陈迎新当真杀了使臣,于大唐确是大麻烦。”

“我朝虽不惧彼等,然此时开战,尚非良机。”

“大唐连年四场大战,将士疲惫,急需休养。”

“且此数战所得,尚需时日安抚归化。”

“此刻再动干戈,实为不利!”

李世民颔首道:

“朕意亦然。”

“只是陈迎新那小子,断然不会理会这些。”

“若真打起来,他只怕心中还暗自欢喜。”

此言一出,杜如晦与房玄龄相视苦笑,深以为然。

从前他们只觉陈迎新与陛下性情相似,皆是好战之主。

然自倭国之事后,方知二人之别。

陈迎新竟比陛下还要性烈如火!

此子怕是恨不能将那些异国疆土,尽数纳入大唐囊中!

约莫半个时辰后,车驾停在了太极宫前。

杜如晦与房玄龄正欲告退,李世民却开口道:“二位卿家且慢,随朕到御书房一叙。有桩事,想听听你们的见解。”

两人对视一眼,皆露不解之色。如今大唐四海升平,并无急务,何事需如此郑重商议?带着疑惑,他们紧随李世民步入御书房。

待内侍奉上参茶,殿内静下来,李世民才道:“朕思虑再三,打算待诸国使节离去后,便向陈迎新挑明身份。你们以为如何?”

房玄龄微微一怔,忙问:“陛下打算如何行事?”

李世民略作沉吟:“自然是从丽质的婚事说起。以此为引,将他请到长安城那处宅院。届时……朕会调遣禁卫,严控长安城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