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忙得不可开交。
显而易见,马车内坐着的,是皇帝的两个女儿——晋阳公主兕子和长乐公主李丽质。
马车刚驶离长安城不久,原本静谧的车厢内,便响起一道紧张又甜软的嗓音:
“阿姊,咱们……咱们这样偷偷跑出来,父皇知道了,会不会责罚?”
说话的是兕子。她小手紧紧攥着衣角,乌溜溜的眼眸里带着几分怯意。
坐在她身旁的李丽质,神色也难掩紧张,身子坐得笔直,略显僵硬。听到妹妹的话,她强作镇定,柔声安抚道:“父皇今日忙得紧,便是到了晚间,也未必能回母后宫中。咱们莫怕,待天黑前赶回去,定不会露馅的。”
她们此行,正是要去寻陈迎新。
两个小丫头已许久未见陈迎新哥哥。好不容易听闻他回京的消息,丽质几次三番恳求父皇允准去见,奈何李世民因知陈迎新这段时日正忙得焦头烂额,便没有应允,只推说过些日子再去。具体缘由,他也未曾细说——他自己也忙得脚不沾地。
李世民万万没想到,这未曾解释的推脱,竟让女儿想岔了!
丽质见父皇语焉不详,心头便疑窦丛生,唯恐父皇对那桩婚事有了别的心思。自打父皇上次从码头回宫,便时常独自在御书房,她去了几次都未能得见。有一回房玄龄等几位重臣都在门外等候,她也在外头候了片刻,虽听得不甚真切,但隐约间,“陈迎新”三字却飘入了耳中!
丽质本就心思细腻,这些日子更是辗转反侧,越想越是忧心,整个人都闷闷不乐起来。又过了几日,她已是坐立难安,再也按捺不住,这才有了今日之行。
既然父皇不允,那便偷偷去!
这念头一生,便在她心底疯长起来。几日前,她寻到妹妹,两人悄悄合计了半晌,不到半个时辰便拿定了主意——瞒着父皇母后,偷溜出宫去见陈迎新哥哥!
而最稳妥的时机,便是这万邦来朝的册封大典!
为了此行顺利,姐妹俩还细细筹谋了几日。她们先假称微感倦怠,要回寝宫歇息,待后宫众人皆为大典忙碌时,便寻机溜了出来。
接下来,便是最要紧的一步——出宫!
太极宫侧门,常年停着两辆陛下专属的马车。为图方便,李世民曾吩咐守卫,见此二车出宫,不必盘问阻拦。丽质和兕子想要神不知鬼不觉地出宫,唯有借助此车。
方才,李丽质牵着妹妹的手,强作镇定地登上了其中一辆马车,沉稳地吩咐车夫:“去河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