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再次重重叩首,额头撞击金砖的声音清晰可闻:“儿臣心意已决!愿亲赴江南,为官家擒此国贼,肃清奸党,还江南朗朗乾坤!”
“纵前路刀山火海,儿臣万死不辞!恳请官家恩准!”
字字铿锵,如同金石坠地,砸在殿内每个人的心头。
蔡京跪伏在地,低垂的眼帘下,一丝难以察觉的阴冷笑意转瞬即逝。
孩童终究是孩童!
再如何天纵英才,也脱不了那点争强好胜、急于证明自己的稚气。
江南是何等局面?
那可是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眼下,朱勔虽被抓住把柄。
但其党羽、其利益瓜葛,岂是区区一个八岁孩童所能理清的?
如果派他去,绝对会好过派何执中这等老谋深算、油盐不进的硬骨头下去!
只要让人哄住了这小王爷,江南的根基或许还能保住!
到时候,就有的是机会运作了!
几个蔡京的心腹也瞬间领会他的眼神,立刻换了副嘴脸,纷纷出列,改变口风。
这些人的言辞极为恳切:“官家!定王殿下忠孝勇毅,心系社稷,实乃天家之幸也!”
“殿下既有此雄心壮志,臣等以为,由定王殿下代天巡狩,亲赴江南查办此案,必能彰显陛下除恶务尽之决心,震慑江南不臣之心!”
“定王殿下乃天潢贵胄,身份尊崇无比。”
“朱勔余党闻殿下亲至,必然肝胆欲裂,不敢妄动!”
“此乃,上上之选也!”
“臣附议!殿下亲往,江南可定矣!”
他们的话,如同裹了蜜糖的毒药,将赵桓捧得极高,将身份尊贵带来的震慑力无限夸大。
却绝口不提其中凶险,更不提要用什么手段去处理那错综复杂的局面。
坐于龙椅之上的赵佶,却是有些疲惫地闭上了眼睛。
赵桓的态度让他动容,也让他心乱如麻。
蔡京一党的拥戴,看似有理,实则包藏祸心,他岂能不知?
可桓儿那执拗的眼神……以及他内心深处,那丝被朱勔背叛后急需最亲信之人去挽回颜面,最终压倒了所有的顾虑。
他缓缓睁开眼,目光复杂地落在赵桓身上,仿佛第一次如此认真地审视这个年仅八岁的儿子。
“既如此……”
赵佶的声音带着一种尘埃落定般的沉重和不易察觉的沙哑,“朕……准你所奏。”
喜欢阙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