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铁血军魂,抗战传奇 > 第154章 归程如虹

第154章 归程如虹

第一百五十四章 归程如虹

1945年深秋,悉尼港的海风裹挟着咸涩的水汽,吹散了最后一缕硝烟。,衫?叶`屋? !首~发+港口起重机的钢铁臂架在暮色中缓缓转动,将一箱箱缴获的日军物资吊装上船,金属碰撞声与海浪拍打码头的声响交织成曲。灭寇军临时指挥部内,一台老旧的留声机播放着《松花江上》,沙哑的歌声从破损的喇叭中溢出,与窗外此起彼伏的汽笛声共鸣。杨涛站在斑驳的地图前,紫云造步枪倚在墙角,枪管上的紫色烟花纹早已被岁月磨得黯淡,而墙上那张泛黄的作战地图,密密麻麻的红旗标记从东京一路延伸到悉尼、檀香山,宛如一条浸染着鲜血与荣光的长征路。地图边缘还贴着各地作战时的照片:富士山下战士们与樱花同框的身影、关岛海滩上布满弹痕的坦克、仰光港口燃烧的日军军舰,每张照片背后都藏着未说出口的牺牲。

“司令,最后一批伤员已转移至医疗船。”陈淑贞推门而入,白大褂换成了朴素的灰布长衫,鬓角不知何时添了几缕白发,脖颈处还留着三年前在仰光港口抢救伤员时被弹片划伤的疤痕。她的医疗箱上贴着各国文字的急救标识,箱体凹陷处还嵌着一块弹片。她将厚厚的医疗报告放在桌上,指腹无意识摩挲着报告边缘——那里还留着当年在东京救治伤员时溅上的血迹,“澳洲战区的青霉素库存还剩三吨,磺胺类药物足够维持半年。但治疗毒气后遗症的特效药已经见底,外东北的冻伤药膏也......”她的声音突然哽咽,想起了那个在北海道雪地里,因缺乏保暖物资而失去双腿的年轻战士。那孩子临终前,还攥着母亲寄来的家书,信纸被雪水浸得模糊。

林晓梅大步跨进帐篷,南部十四式手枪换成了木质剑匣,里面插着缴获的武士刀,刀柄上的缠绳早已磨断,重新用从悉尼唐人街买来的红绸缠绕。她的作战靴鞋跟处嵌着关岛的珊瑚碎屑,裤腿上还沾着夏威夷火山岩的红土。“关岛、夏威夷的防御工事已全部拆除,原住民自发组建了自卫队。”她展开一卷手绘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村落位置,还有用贝壳与羽毛绘制的图腾,图腾旁写满当地居民的感谢话语,“不过外东北的局势还不稳定,残余的关东军散兵在山林里打游击,时不时骚扰村镇。·y,p/x?s+w\.,n\e_t~三天前,他们在乌苏里江边的村庄投毒,十几个孩子......”她握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三年前战斗时的泥土。

朱宸抱着一摞电报跌跌撞撞跑来,眼镜腿用铜线重新固定,镜片上布满蛛网般的裂痕。他的衣服口袋鼓鼓囊囊,装着从各地收集的电台零件和残缺的密码本。“延安回电了!”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发颤,电报纸在手中簌簌作响,“解放军先头部队已抵达海参崴,三日后举行交接仪式!还有......”他翻出一封海外来信,信纸边缘印着旧金山唐人街的邮戳,信纸上还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东京城头,那面曾经由他们亲手升起的五星红旗仍在飘扬,虽然颜色褪得厉害,却被华侨们用金线仔细修补过,照片背面写满各国华侨的留言,“华侨联合会要给我们立碑,就在当年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东京城头!”说着,他又摸出个铁盒,里面装着从东京作战时保留的半块红绸,红绸上染着的血迹已变成褐色。

周卫国踹开帐篷门,钢盔上的弹孔用铁皮草草修补,手里拎着两瓶自酿的米酒,酒坛上歪歪扭扭刻着“胜利”二字。酒坛表面还粘着悉尼湾的海藻,瓶口插着关岛的热带花枝。“都别扯这些了!老子在悉尼湾捞了半吨龙虾,今晚不醉不归!”他晃了晃酒瓶,浑浊的液体里泡着不知名的草药,还有几颗从关岛捡来的彩色贝壳,“不过说真的,没了坦克履带声,老子睡觉都不踏实。前几天做梦,还以为自己在开着虎式坦克碾鬼子的阵地......”他的脸上突然闪过一丝落寞,轻抚着坦克兵证上战友的合照,照片里几个年轻的面孔,如今只剩他一人。

杨涛沉默着倒满五个粗瓷碗,酒液溅在地图上,晕开了标注“仰光港口”的墨迹。酒坛里的酒是用悉尼当地的水果酿造,带着奇异的酸甜味,却掩盖不住底层的苦涩。“四年前在东京升起红旗时,我以为战争很快会结束。”他举起酒碗,目光扫过众人疲惫却坚毅的脸庞,林晓梅脸上新增的刀疤、陈淑贞眼底的青黑、朱宸布满老茧的双手、周卫国瘸着的右腿,每一处伤痕都是一段惨烈的故事,“没想到一路从北海道打到塔斯马尼亚,打穿了关东军的老巢,端了美军在太平洋的据点。-我`地,书¨城_ ′耕+欣.蕞`哙+我们踏过外东北的雪原,涉过关岛的珊瑚礁,在夏威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