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穿越时空,与当年在战火中传递胜利的信号重叠。发报时,他的手指因长期操作而变形,却依然熟练地敲击着按键。
悉尼港的码头上,灭寇军士兵们默默列队。他们的军装破破烂烂,却洗得干干净净;武器锈迹斑斑,却擦拭得锃亮。有的士兵怀里抱着从各地收集的纪念品——关岛的贝壳、夏威夷的羽毛、外东北的兽皮。许多人胸前挂着自制的纪念章,上面刻着战友的名字。当解放军的军旗在晨雾中升起时,有人轻轻哼起了歌,那是他们在漫长征途中改编的战歌,很快,上千人的歌声汇聚成河:“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歌声中,有对故土的思念,有对战友的缅怀,更有对和平的渴望。一些士兵望着军旗,想起了牺牲的兄弟,泪水无声地滑落,滴在满是补丁的军装上。
杨涛将紫云造步枪郑重交给解放军代表,枪托处刻着的“勿忘国耻”四个字已被摩挲得发亮。转身时,他看见林晓梅把武士刀赠给了当地的华侨武馆,馆长含泪承诺会将这把刀作为镇馆之宝,永远铭记灭寇军的功绩;朱宸正手把手教解放军战士使用缴获的日军电台,他认真讲解的样子,仿佛回到了当年在战场上破译密码的时刻;周卫国蹲在地上,认真地给孩子们演示如何用弹壳做风铃,孩子们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码头。一个澳洲小女孩将自己画的画送给周卫国,画上是一辆坦克和许多笑脸。
夕阳西下,最后一艘运输船缓缓驶离港口。甲板上,灭寇军的老兵们望着逐渐缩小的陆地,有人突然喊了声:“敬——那些回不去的兄弟!”众人齐刷刷敬礼,军帽下,是满头白发与未干的泪痕。许多人抚摸着身上的伤疤,想起了一起浴血奋战的日子。身后,归程的航迹在海面上拉出一道银亮的线,宛如银河坠入人间。而他们用四年时间书写的传奇,那些在异国土地上绽放的热血与荣光,将永远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激励着后世之人。港口岸边,当地百姓和华侨们挥舞着自制的小旗,高喊着感谢的话语,声音随风飘向远方 。
喜欢铁血军魂,抗战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