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提前分好!以后呢,德国主导欧洲,意大利控制地中海和非洲,日本称霸东亚。至于苏联老大哥您呢,也别闲着,往南边发展嘛!广阔的印度洋、波斯湾在等着您!那儿有的是石油和出海口!咱们四个(德意日苏)联手,建立一个欧亚大陆新秩序,把英美那帮盎格鲁-撒克逊人彻底边缘化! 希特勒希望用这个指向南方的“大饼”,把苏联的注意力从欧洲,特别是从他视为自己势力范围的巴尔干地区引开。?l^u\o¨l.a\b+o*o+k′.¨c!o^m?
莫洛托夫的“刨根问底”: 可莫洛托夫这位“石头人”根本不吃希特勒画的这块“南向大饼”。他对什么印度洋、波斯湾兴趣不大,他更关心的是苏联在欧洲家门口的现实利益和安全问题!他拿着小本本,面无表情地,一个接一个地抛出了让希特勒和里宾特洛甫极其不爽的问题:
“元首先生,您说要建立新秩序,那我们之前跟德国签的条约还算数吗?我们两国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划分,是不是该再明确一下?”
“关于芬兰(苏联刚刚在冬季战争中从芬兰割走不少领土,但芬兰依然是苏联的心病),德国是什么态度?能不能保证芬兰彻底倒向我们?”
“罗马尼亚(重要的石油产地,刚被德国拉拢过去)呢?德国是不是应该从那里撤军,或者至少承认苏联在那里的特殊利益?”
“保加利亚呢?我们苏联认为保加利亚是我们的传统势力范围,德国是否同意苏联向保加利亚提供安全保证,甚至驻军?”
最要命的是,莫洛托夫反复追问那个让希特勒最头疼的问题:“土耳其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这个黑海通往地中海的唯一出口,对我们苏联至关重要!德国能不能支持苏联在海峡地区建立军事基地?!”(这个黑海出海口很重要,从几个世纪前的俄国到苏联再到如今俄罗斯,这个黑海出海口一直是斯拉夫人永远的痛,没有出海口,黑海的海军就不能算是海军,包括如今俄罗斯与土耳其关系都是跟这个出海口有很大关系)
这些问题,个个都戳在了希特勒的痛处!芬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海峡……这可都是希特勒自己盯着的、或者认为对德国战略至关重要的区域!他怎么可能答应苏联的要求?!
谈判破裂: 面对莫洛托夫的步步紧逼,希特勒开始变得含糊其辞,避而不谈,只是反复强调“大英帝国即将崩溃”、“未来的利益在南方”。据说,在一次会谈中,刚好赶上英国皇家空军对柏林进行夜间空袭(虽然规模不大),希特勒还颇为尴尬地对莫洛托夫说:“你看,英国人不行了,只能搞点这种骚扰……” 结果莫洛托夫冷冷地回了一句:“既然英国不行了,那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在防空洞里谈话呢?” 这句话噎得希特勒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次柏林会谈,最终以双方不欢而散而告终。莫洛托夫空手而归,斯大林也明白了,想从德国手里和平地拿到更多欧洲利益是不可能了,必须加紧备战。
而希特勒这边,更是通过这次会谈,彻底坚定了必须尽快消灭苏联的决心!他觉得,莫洛托夫的要求暴露了苏联贪婪的野心,这头北极熊不仅不想被忽悠到南边去,反而对德国在欧洲的利益构成了直接威胁!苏联,绝不可信!必须先下手为强!
莫洛托夫前脚刚走,希特勒后脚就开始加紧部署进攻苏联的计划。1940年12月18日,他正式签署了第21号指令,将入侵苏联的行动提上日程,行动代号“巴巴罗萨”,以纪念中世纪那位东征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进攻发起时间,暂定在了1941年的5月15日。
但在实施“巴巴罗萨”这盘大棋之前,必须先把南翼,也就是巴尔干半岛这个棋盘给清理干净。为什么?
保护侧翼: 德军主力向东进攻苏联时,南翼必须安全,不能让敌人(比如英国通过希腊)或者潜在的“二五仔”(比如立场不稳的南斯拉夫)在背后捅刀子。
夺取资源: 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是德国战争机器的命脉之一,必须牢牢控制在手。
战略跳板: 控制巴尔干,可以为未来进攻苏联南线(乌克兰等方向)提供重要的前进基地。
帮盟友“擦屁股”: 那个“猪队友”墨索里尼,1940年10月贸然入侵希腊,结果被希腊军队打得节节败退,丢尽了轴心国的脸面,也把英国势力引到了希腊,这让希特勒无法容忍,必须亲自出马解决。
于是,在准备“巴巴罗萨”的同时,希特勒开始对巴尔干各国软硬兼施,要把它们彻底绑上德国的战车。
面对强大的德国,巴尔干各国如同惊弓之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