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52章 谈判桌上的狼与熊

第52章 谈判桌上的狼与熊

得不在夹缝中做出选择。希特勒则巧妙地利用了各国之间的历史矛盾和领土诉求,进行分化拉拢:

匈牙利: 这个国家对一战后签订的《特里亚农条约》一直耿耿于怀,梦想着夺回失去的领土,尤其是被划给罗马尼亚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希特勒抓住了这一点。1940年8月,德国和意大利出面“仲裁”,通过《第二次维也纳裁决》,强行将特兰西瓦尼亚北部(匈牙利人占多数)划给了匈牙利。 匈牙利虽然对只拿到一部分领土不太满意,但也算尝到了甜头,进一步倒向德国。摄政王霍尔蒂领导下的匈牙利政府,于1940年11月20日正式加入了《三国同盟条约》。

罗马尼亚: 这个国家更惨,刚刚在1940年夏天被苏联强占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又被德国逼着把北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匈牙利,南多布罗加割给保加利亚,国王卡罗尔二世因此下台。新上台的军人独裁者扬·安东内斯库,深感来自苏联的巨大威胁,认为只有紧紧抱住德国的大腿,才能保住国家(尤其是德国急需的普洛耶什蒂油田),甚至希望将来能借助德国的力量夺回失地。于是,1940年11月23日,罗马尼亚也加入了轴心国。德国军队随后“应邀”进驻罗马尼亚,“保护”油田。

斯洛伐克: 这个从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出来的国家,本来就是德国的傀儡国,由亲德的约瑟夫·蒂索神父领导。它的加入(1940年11月24日)只是履行了一个手续,确认了其仆从国地位。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在一战中站错了队(同盟国),战后也失去了不少领土,同样有着强烈的“修正主义”愿望,希望能从邻国希腊和南斯拉夫身上夺回失地(特别是爱琴海出海口)。但它对俄国(苏联)又有着传统的好感,同时也不想过早卷入战争。因此,它一开始态度比较犹豫。但随着德国在巴尔干的势力越来越大,邻国纷纷加入轴心国,保加利亚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终,在德国的政治压力和“未来可以获得希腊、南斯拉夫部分领土”的诱惑下,沙皇鲍里斯三世于1941年3月1日签署了加入轴心国的协议,并允许德军过境其领土。

至此,匈牙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这四个国家,或主动或被动,都成了轴心国的仆从国,巴尔干的天平似乎已经完全倒向了德国。希特勒的南翼似乎已经稳固。

然而,巴尔干这片土地,从来就不是那么容易摆平的。 就在希特勒以为大局已定,准备集中精力最后“敲打”一下南斯拉夫和希腊,然后就可以按时发动“巴巴罗萨”的时候,两个“意外”再次发生,彻底打乱了他的时间表。

一个,是刚刚“屈服”的南斯拉夫,竟然在两天之后就上演了一场惊天逆转的政变!

另一个,则是那个被墨索里尼视为“软柿子”的希腊,不仅顶住了意大利的进攻,还在英国的支援下越战越勇!

这两个不和谐的音符,让希特勒勃然大怒!他意识到,必须动用武力,彻底解决这两个“麻烦”,才能确保南翼的绝对安全。一场新的、更加血腥的巴尔干战火,即将被点燃!而这场“计划外”的巴尔干战役,又将对即将到来的“巴巴罗萨”计划产生怎样意想不到的影响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