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167章 诺曼底的僵局

第167章 诺曼底的僵局

兵绝望的地形——博卡日。

“博卡日”,在法语里的意思,是“林地”或“树篱田”。这听起来,像是一幅田园牧歌般的乡村风光。但对于1944年的美国大兵来说,这个词,就等同于“地狱”。

诺曼底的乡间,被无数纵横交错的、古老的树篱所分割。这些树篱,可不是我们想象中那种齐腰高的小灌木。它们生长在高达一两米的、厚实的土堤上,根系深扎,盘根错节,有些已经生长了数百年。每一块农田,都被这种“土堤+树篱”的组合,包裹成一个独立的、封闭的小格子。

,!

这种地形,对于进攻方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坦克无法机动:美军的谢尔曼坦克,根本无法翻越这些高大的土堤。它们只能沿着狭窄的、泥泞的乡间小路,排成一字长蛇阵前进。而这,恰恰为德军的反坦克炮和“铁拳”火箭筒,提供了完美的伏击机会。

空中支援失效:茂密的树篱和树冠,为隐藏在其中的德军机枪阵地、迫击炮和狙击手,提供了绝佳的天然掩护。盟军的战斗轰炸机,在天上盘旋,却根本找不到目标。

步兵各自为战:每一个小小的田埂,都可能是一道防线。美军士兵们必须一个格子、一个格子地去争夺。他们常常刚刚付出巨大伤亡,攻下一个树篱,却发现,几十米外,就是下一个一模一样的树篱。这种战斗,让人感到无休无止,士气极易崩溃。

在夜幕之下,美军的步兵们,不得不在这个绿色的迷宫里,小心翼翼地进行侦察。他们不知道,在哪一丛灌木后面,就隐藏着一挺德军的mg42机枪。那“希特勒的电锯”一旦响起,一个班的士兵,就会在几秒钟内,被打倒在地。¢墈_书\屋* ·追`蕞,歆,章_結¨美军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依靠步兵,用手榴弹和炸药包,一个一个地,去清理这些隐藏的火力点。

美军在博卡日的推进,慢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第2步兵师,在卡朗唐西南地区发动进攻,仅仅为了向前推进一公里,就投入了超过2000发的炮兵火力支援。而德军,则充分利用了这种地形,用小股部队,打起了高效的阻击战。他们在夜间,还不断地对美军的阵地,进行反复的袭扰。

就在美军一筹莫展之际,智慧,再次闪耀在了普通士兵的身上。

一位来自新泽西州的、名叫柯蒂斯·库林的坦克兵中士,想出了一个天才的办法。他将德军在海滩上设置的、用来反登陆艇的、巨大的钢制障碍物(俗称“捷克刺猬”),切割下来,然后焊接到谢尔曼坦克的车头,做成了一个巨大的、像犁一样的金属刀片。

这种经过战地改装的坦克,被士兵们亲切地称为“犀牛坦克”。它能够用蛮力,直接撞开坚固的土堤和树篱,为后面的步兵和车辆,开辟出一条通路。这个小小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美军在博卡日地区的推进速度。很快,工兵们便开始昼夜工作,为前线的坦克,批量加装这种“犀牛角”。

尽管如此,到6月15日,前线的态势依旧不容乐观。美军在博卡日地狱里,虽然缓慢前进,但损失颇大。英军,则仍然在卡昂的外围徘徊。整个盟军的登陆场,虽然已经勉强连接到了一起,但纵深依旧非常浅,而且因为补给线过于狭窄,前线的弹药和燃料,时常陷入紧张。

在盟军的整个作战计划中,有一个目标,其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卡昂。那就是位于科唐坦半岛顶端的深水港——瑟堡。

盟军之所以能发动诺曼底登陆,靠的是“马尔伯里”人工港和直接抢滩卸货。但这些方法,效率低下,且极易受到天气影响。要想支撑起后续上百万大军的作战,盟军必须,也只能,尽快夺取一个真正的大型深水港。而瑟堡,是整个诺曼底地区,唯一符合这个条件的港口。

按照盟军的预期,他们应该在6月20日左右,攻占并开始使用瑟堡港。

然而,就在美军艰难地切断科唐坦半岛,准备向瑟堡发起总攻时,一个谁也无法预料的、比德军装甲师更可怕的敌人,降临了。

6月19日,一场四十年不遇的、巨大的夏季风暴,突然席卷了英吉利海峡。在接下来的整整三天里,狂风卷着巨浪,无情地摧残着盟军脆弱的补给线。

位于奥马哈海滩的美军“桑葚a”人工港,在这场风暴中,被彻底摧毁,变成了一堆扭曲的、无用的混凝土和钢铁垃圾。

数百艘运输船和登陆艇,被巨浪掀翻或拍碎在海滩上。

盟军的海上补给线,被完全切断了整整五天!

这场风暴,对盟军来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