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军王牌车长米歇尔·魏特曼和他所在的虎式重装甲营,虽然在维莱博卡日的伏击后,也损失惨重,但其残余的虎式坦克,依旧是卡昂南线最坚固的堡垒。它们时常利用射程优势,在远距离上,精准地敲掉英军的“谢尔曼”和“克伦威尔”坦克,封锁着通往市区南部的所有公路。
为了彻底拔掉卡昂这颗钉子,也为了将德军的装甲预备队,彻底地、永久地吸引到自己的正面,蒙哥马利策划了一场规模更大的攻势——“古德伍德行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944年7月18日,人类战争史上最猛烈、最集中的一次战术空袭,拉开了序幕。超过2000架盟军的重型、中型和战斗轰炸机,对卡昂东南方向的、一片狭窄的德军阵地,进行了长达数小时的、翻地毯式的轰炸。大地在颤抖,德军阵地被炸得寸草不生。
轰炸过后,英军第8军的超过700辆坦克,组成了庞大的钢铁洪流,向着布尔格比斯高地,猛冲过去。
然而,德军从最初的震撼中恢复过来后,其防御体系的韧性,再次显现。那些隐藏在反斜面阵地、躲过了轰炸的88毫米反坦克炮、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开始发出怒吼。英军的坦克,一辆接一辆地起火、爆炸。
在短短两天的时间里,英军损失了超过400辆坦克,但依然未能实现决定性的突破。
从战术上看,“古德伍德行动”是一次代价高昂的失败。但从战略上看,它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将德军在诺曼底地区几乎所有可用的机动装甲力量(包括6个半装甲师),都牢牢地吸引到了卡昂这个方向。·y_u+e\d!u`y.e..+c?o.m/
蒙哥马利,用他麾下英军的巨大牺牲,为西线的美军,充当了一块坚实的“铁砧”。而布莱德利将军,正准备挥下那柄决定性的“铁锤”。
而传奇坦克手魏特曼,最终于8月8日,在卡昂以南的一次战斗中,其座车被英军或加拿大军的坦克击中,炮塔被整个炸飞,车组全体阵亡。
就在英军在东线与德军的装甲主力反复拉锯的同时,在西线,美军正在为打开那个决定性的突破口,进行着最后的准备。而这个突破口,就是位于博卡日地区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圣洛。
7月11日至18日,美军第29和第35步兵师,合力向圣洛发起了总攻。他们在这里,遭遇了整个诺曼底战役中,最残酷、最血腥的树篱战。
德军的第3伞兵师,一支同样精锐的王牌部队,在这里死守不退。他们把整座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布满了狙击手和机枪阵地的堡垒。战斗的惨烈程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7月18日,在付出了近万人的伤亡后,美军终于攻陷了圣洛。
然而,他们得到的,只是一座被彻底摧毁的、名副其实的“瓦砾之都”。战前,这座城市有一万两千名居民;战后,当美军开进时,全城仅剩下不到一百名幸存者。
但拿下圣洛的战略意义,是无比巨大的。它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法国南部平原的大门。而一支新的、蓄势待发的美军集团军,已经在其后方集结完毕。它的指挥官,正是那位被盟军雪藏已久的、最富有攻击精神的将军——乔治·巴顿。
在圣洛的废墟之上,美国第一集团军司令奥马尔·布莱德利,策划了一场将决定整个诺曼战役结局的、决定性的突破行动。它的代号,充满了力量感和致命的攻击性——“眼镜蛇行动”。
也就在盟军发动眼镜蛇行动的同时,距离诺曼底登陆已经七周过去了,咱这位前“陆军下士”希特勒才回过味来,盟军已经不可能在加莱登陆了。真正的登陆目标就是诺曼底,不过为时已晚。
说回战场,计划因为恶劣天气,被延误了两天。7月25日,“眼镜蛇”行动正式发动。
这一天,大约2500架盟军的轰炸机,对圣洛以西,一段仅有几公里宽的德军前沿阵地,实施了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战术性的“地毯式轰炸”。
炸弹像冰雹一样落下,德军的前沿阵地,被炸得寸草不生,所有防御工事,几乎都被夷为平地。德军的装甲教导师,在这场轰炸中,几乎被成建制地消灭。
然而,这场轰炸也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误炸事故。部分轰炸机,将炸弹错误地投掷到了美军自己的阵地上,造成了数百名美军士兵的死伤。美国陆军地面部队总司令,莱斯利·麦克奈尔中将,也不幸在这次误炸中阵亡,成为了在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