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们说到,哈尔西的第三舰队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日本部署在台湾的陆基航空力量打得灰飞烟灭。¨b/x/k\a~n.s`h*u_.¨c.o\www. 然而,一场辉煌的战术胜利,却催生了一个巨大的、悲剧性的战略谎言。日本大本营根据飞行员夸大到离谱的战报,错误地宣布取得了“台湾冲航空战大捷”,并天真地以为美军的航母舰队已元气大伤。这个致命的自我欺骗,为日本联合舰队的最后一次出击,铺上了一层由谎言和幻想织成的、通往地狱的红地毯。
现在,海上的威胁似乎已被扫除,舞台的聚光灯重新打回到了菲律宾。麦克阿瑟将军那句“我会回来的”的承诺,即将在莱特岛的沙滩上兑现。然而,所有人都知道,日本人绝不会善罢甘休。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宏大、最复杂、也最惨烈的海空大战,即将在菲律宾群岛那迷宫般的水道中,拉开帷幕。
当美军庞大的登陆舰队开始逼近莱特岛的消息传到东京时,联合舰队司令部里弥漫着一种末日般的决绝。一旦菲律宾失守,从荷属东印度(今天的印度尼西亚)运往本土的石油生命线将被彻底斩断。到那时,港口里剩下的这些威风凛凛的战列舰、巡洋舰,都将变成一堆动弹不得的废铁。
留着它们生锈,还是让它们在最后一次决战中绽放出血色的樱花?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根植于日本武士道精神最深处的理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主导了最终的决策。他们制定了最后一次、也是海军史上最复杂、最孤注一掷的作战计划:“捷一号作战”。
“捷一号作战”与其说是一份严谨的军事计划,不如说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以整个联合舰队为赌注的惊天豪赌。其核心逻辑是,既然无法在硬实力上与美军正面对抗,那就必须依靠欺骗、时机和不计代价的牺牲来创造一个稍纵即逝的局部优势,以求一击制胜,扭转乾坤。
计划将日本海军残存的所有家当分成了三支主要舰队,它们将像三支利箭,从不同方向射向同一个目标——莱特湾。其成败,完全寄望于强大的敌人会如他们所料那般,愚蠢地行动。
北路诱饵:小泽治三郎的“空城计”
这支舰队由小泽治三郎中将指挥,从纸面上看,它似乎是日军的主力。因为它包括了日本当时仅存的四艘航空母舰——“瑞鹤”号(作为偷袭珍珠港的六艘航母中,唯一幸存至今的功勋舰)、“瑞凤”号、“千岁”号和“千代田”号。
然而,这四艘航母几乎是空壳。菲律宾海和台湾上空的战斗,已经耗尽了日本优秀的舰载机飞行员。这四艘航母上总共只搭载了区区116架飞机,飞行员也大多是刚出航校、经验不足的“菜鸟”。
它们的任务是悲壮且自杀性的:从日本本土南下,大张旗鼓,故意暴露在美军的侦察机面前,将自己伪装成日军的主力决战舰队。其唯一的目标,就是将兵力最强、威胁最大的美国第三舰队——哈尔西那支由十几艘大型航母组成的无敌舰队——从莱特湾的主战场上引诱开。
在小泽的旗舰“瑞鹤”号上,他向自己的部下下达了可能是海军史上最奇怪的命令:“我们的任务不是去击沉敌舰,而是要被敌人发现,要吸引住他们的全部火力。我们要像一块磁铁,把所有的铁钉都吸到自己身上来。诸君,准备为天皇玉碎吧!”
这是对传统海军学说的彻底颠覆。昔日作为海洋霸主的航空母舰,如今被降格为一次性使用的消耗品。这本身,就是对日本海军彻底衰落的最沉痛的承认。
中路铁锤:栗田健男的突击舰队
这是日本所能集结的最强大的水面打击力量,是“捷一号”计划真正的铁拳,由栗田健男中将指挥。舰队的核心,是两艘排水量超过7万吨的超级战列舰——“大和”号与“武藏”号,这是人类历史上建造过的最大、最强的战列舰。围绕着它们,还有“长门”、“金刚”、“榛名”等战列舰,以及十几艘重巡洋舰和驱逐舰。
这支舰队的任务,是趁着北路诱饵舰队成功调走美军主力航母之际,像一个幽灵般,秘密穿越菲律宾群岛中部的圣贝纳迪诺海峡,然后如一把从天而降的巨大铁锤,狠狠砸向莱特湾内那些毫无防备、挤满了登陆舰和运输船的美国登陆舰队。只要能摧毁这些运输船,美军登陆部队就将陷入断粮断弹的绝境,整个登陆行动就将宣告失败。
南路铁砧:西村祥治的悲壮之旅
这支规模较小的舰队被一分为二,任务是扮演铁砧的角色。由西村祥治中将率领的主力,将从南面穿过狭窄的苏里高海峡,在黎明时分与北面下来的栗田舰队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将美军登陆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