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山河烬故人非 > 第131章 烟雨南行

第131章 烟雨南行

玄铁令牌冰凉沉重,紧贴着宁川的胸膛,仿佛一块烙铁,时刻提醒着他此行的使命与凶险。*k~a¢n^s_h^u^j`u~n·.?c^c\

圣旨己下,圈禁解除,但无形的枷锁似乎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天启城北疆烽火连天,他却要带着妹妹,远赴千里之外的江南。

临行前,皇帝果然派来了“协助”之人。

来人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官员,穿着户部寻常主事的青色官袍,身量不高,圆脸,眼睛不大却滴溜溜转得飞快,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他手里习惯性地捻着一把紫檀木小算盘,珠子碰撞发出清脆的“噼啪”声。

“下官户部清吏司主事沈砚,见过宁校尉!”

他笑嘻嘻地拱手,声音清亮,带着点自来熟:

“奉陛下旨意,协助宁校尉江南公干。

嘿嘿,别看我官小,算账、采买、打探些市井消息,保管利索!保证不让大人为钱粮俗务烦心!”

他拍了拍腰间鼓鼓囊囊的钱袋和斜挎的算盘,一副“万事有我”的架势。

宁川看着眼前这个过于活泛的年轻主事,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皇帝派这么个人来,是协助还是监视?亦或仅仅因为他对江南钱粮流转确实熟悉?

他不动声色地点点头:

“有劳沈主事,此行隐秘,称呼我宁先生即可”

“得令!宁先生!”

沈砚从善如流,眼睛弯成了月牙:

“这位就是令妹宁溪姑娘吧?哎呀呀,江南好地方,养人!”

他对着宁溪也是笑脸相迎,嘴皮子利索得很。

宁溪有些害羞地躲在哥哥身后,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笑容满面的“账房先生”。

行程并不张扬。

两辆普通的青布马车,宁川兄妹一辆,沈砚带着他的算盘、账册和一些换洗衣物一辆,外加西名扮作家丁的精干侍卫。′w·a_n\z~h?e*n.g-s¨h`u?.′n/e¨t.

车马粼粼,沿着官道南下。

天启的喧嚣与肃杀被渐渐抛在身后,越往南,空气越发湿润温暖,景色也愈发不同。

沈砚是个闲不住的话痨子。

途中休息打尖,他总能迅速跟店家伙计、行脚商人乃至驿站小吏打成一片,三言两语间,就能把当地的粮价、特产、近期有无异常情况摸个大概,还不忘噼里啪啦地打着小算盘,计算着开销。

宁川冷眼旁观,发现此人虽聒噪跳脱,但心思确实活络,对数字和市井信息极其敏感,倒也算个有用之人。

宁溪则觉得这个沈主事说话有趣,不像天启城里那些板着脸的官老爷。

半月有余,车马终于驶入了江南道的核心——临安府地界。

刚一进入,宁川兄妹便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

与北方的雄浑苍凉、天启的巍峨厚重截然不同,这里的一切都透着水乡的灵秀与富庶。

河道纵横交错,如同大地的血脉,清澈的河水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两岸粉墙黛瓦的民居。

大大小小的石拱桥如同精致的玉带,连接着水网交织的街巷。

乌篷船在碧波上轻轻摇晃,船娘摇橹的欸乃声悠扬悦耳。

空气湿润清新,弥漫着水汽、花香和一种独特的、属于江南的温软气息。

“哥,这里…真美啊!”

宁溪趴在车窗边,小脸因为兴奋而泛红,眼睛亮晶晶的,贪婪地看着窗外的景色。

苦水镇的黄沙漫天、天启城的肃穆紧张,都被眼前这幅流动的水墨画卷取代了。

沈砚适时地探过头来,充当起解说:

“宁先生,宁姑娘,这便是临安了!号称‘江南之首’,可不是浪得虚名!您二位看”

他指着窗外:

“这水网之密,冠绝天下!水便是临安的血脉,更是财富之源!

西通八达,舟楫便利,天下的丝绸、茶叶、瓷器、稻米,乃至海外的奇珍,都汇聚于此!运河之上,千帆竞发,日夜不息!

所以啊,‘江南熟,天下足’,临安便是这‘江南’最璀璨的明珠!富甲天下,文采风流,便是这里的底气!”

宁川默默听着,目光扫过远处连绵起伏、如同泼墨渲染的秀丽山峦。¨6+1~墈¨书·蛧* .庚¢新/嶵.全/

近处河岸边随风摇曳的依依垂柳,以及街市上行人从容不迫、透着闲适富足的神情。

确实,这里流淌着的是另一种力量——经济的富庶与文化的积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