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大勇看着陈朝阳雷厉风行、指挥若定的样子,看着他手下那个叫徐卫华的军官,也如鞘利刃般执行命令,再联想到那些方才看到的,造型似乎确实与普通卡车不同的“铁牛”……
他满腹的焦虑,被赌徒般的期待所取代。+飕¨嗖*晓`税.旺? ,已/发·布-最/歆.璋~結`
他长长呼出一口浊气,猛地一拍大腿,声音嘶哑却带着决断:
“好!陈朝阳!老子就信你这一把!位置,”他猛地转头,对身后的参谋道:“李参谋!跑步!去作战室!
把354团指挥部和预设补给点的精确坐标,标在地图上!立刻!马上!亲自送到陈部长手上!晚一分钟,老子毙了你!”
他又看向陈朝阳,眼神复杂,有疑虑,有期待,更有一份战场同袍托付生死的沉重:
“陈部长!354团几千号弟兄的命……今晚就系在你那些运输车身上了!
位置马上送到!渡江优先权,老子亲自去兵团司令部给你要!
记住!天亮之前!老子要在新义州外围看到你的棉衣!” 说罢,不再多言,带着人像一阵狂风般卷了出去。
吴有三这才感觉腿一软,差点没站稳,赶紧扶着桌子:“陈……陈部长,这边,3号库区……” 声音都在发颤。.E-Z~晓\说+旺* ?追*蕞·欣_蟑*結·
陈朝阳眼神锐利,没有丝毫犹豫:“走!”
大步流星向外走去。温大勇最后的“天亮之前”如同一道催命符,更是一道必须完成的军令状!
今夜,他和他的“铁牛”,他的“昌平后勤团”,将在这冰封的鸭绿江上,打响他们真正的第一枪!
安东城郊,三号库区。
寒风裹挟着江水的湿冷和焦糊味,刀子般刮过脸庞。
这里比兵站中心更靠近鸭绿江,也更靠近死亡。
对岸新义州升腾的黑烟清晰可见,沉闷的爆炸声一下下敲打着每个人的神经。
巨大的仓库敞开着,里面是堆积如山的棉衣捆,灰扑扑的颜色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沉重无比。
这就是那二十万套救命衣,此刻却像被无形的锁链禁锢在此。
库区边缘,一片相对空旷的雪地上,停放着“昌平后勤团”的核心力量——十二辆深绿色的“铁牛”卡车。
不是拖拉机似的短小,它们比常见的苏式嘎斯或美式道奇更显厚重粗犷,车头宽大,轮胎是特制的宽纹雪地胎,覆盖着一层薄冰和泥浆,却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量感。
一些技术骨干和警卫连的战士正围着它们忙碌。*萝¨拉,小.说· ?埂¢新¢罪`全+
陈朝阳的目光扫过这些“铁牛”,心中稍定。
这是他一年多来心血凝聚的成果之一。
得益于昌平焦化厂的副产品深加工,这些“铁牛”使用了特制的低凝点柴油和添加了石墨粉的防冻润滑油,能在辽西走廊的严寒中启动。
车体结构也做了加强,底盘更高,传动系统更耐造,为的就是应对朝鲜恶劣的道路和气候。
“首长!”徐卫华小跑过来,脸上沾着油污,却眼神晶亮,
“‘铁牛卡车’状态检查完毕!十二辆,油水加足,引擎预热正常!
拖曳钢索、备用件清点无误!
通信班报告,‘长城线’电台己架设完毕,随时可与昌平联络!”
“好!”陈朝阳点头,转向旁边一脸惊疑不定的吴有三,“吴副部长,渡江工具清单?”
吴有三连忙递过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潦草地写着:
可用中小型木船约30艘,且部分破损需修补
可用筏子:临时可扎制,数量不定
浮桥:上游3号、下游7号两座简易浮桥,白天被炸损,夜间抢修后勉强可用,通行能力极差。
江面情况:气温骤降,局部浅滩或有薄冰,但远未到可安全通行的程度。
陈朝阳眉头紧锁。
浮桥是活靶子,木船运力小且易翻覆,筏子更不稳定。
指望这些传统手段,别说24小时,48小时也未必能把足够的物资送到354团手上。
“我们的‘铁牛’,必须首接过江。”陈朝阳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首接过江?!”吴有三眼睛瞪得溜圆,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陈部长,这江面……冰层根本承不住卡车啊!而且对岸情况不明,万一……”
“不是走冰面,”陈朝阳打断他,指向江边一处水流相对平缓、岸边有浅滩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