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家更是不必多说,他们比任何人都不希望动荡,清一色主和派,如此一想,这就是送分题啊!
陛下去看了一下战场,回来又遭到刺杀,无一不在说明,陛下根本就不想打,碍于朝廷的面子,又不能直接说和谈。
所以以“主和”为题,吟诗作赋,错不了!
于是,一个青年率先占了起来,对着众人大声道:“臣有一作,请陛下品鉴。”
在场的年轻人无一例外,全都是大家族的贵族子弟,无论是否有官职,见到皇帝,一般都称为臣。
陈煜也是如此,无论怎么说,他兄长身上都有爵位,而爵位是世袭的,他也同样可以如此自称。
“这是徐家的公子,倒是不错,才思敏捷。”司马睿笑道,“那就念出来,品鉴品鉴。”
那青年轻轻咳嗽一声,随即吟诵道:“烽烟散尽玉帛新,谈笑樽前罢征尘。剑戟熔为犁锄日,干戈化作春风晨。”
“唇齿相依山河固,兄弟同心利断金。莫道和谈非良策,明月长照不夜城。”
这首诗就作地很讨巧,在众人看来算是点透了司马睿的言外之意,直接点出和谈之要务。
确实符合大晋此刻的需要,休养生息,再图北上。
可司马睿不说话,谁也不敢下结论。
司马睿点了点头,缓缓道:“不错,有想法,且朗朗上口,看清楚其中之利弊,着实不错!”
直到这时,众人才纷纷拍手欢呼起来,称赞此人。
第一个作诗风险和机遇并存,可以说同样大,如此一切题,后面的人就清楚这作诗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做了。
在此人落座之后,又有一人站起身来,“臣谢皓有一作,请陛下品鉴。”
一听是谢家人,在场众人顿时来了兴致,司马睿也看向身旁的谢永:“这位是......”
“回陛下,家中老五,调皮的紧,望陛下海涵。”谢永拱了拱手。
司马睿来了兴致,“谢家家学渊源,朕今日倒是能见识一番,来吧。”
谢皓走上前,开口道:“玉帛代征铎,樽俎罢边尘。止戈铭史策,春风度玉门。”
此诗一出,谢永脸上便浮现出淡淡的笑意,比起之前那位讨巧之作,谢皓这一首,可谓是引经据典,底蕴十足。
司马睿满意地点头:“倒是有几分乐府韵味,谢家实至名归啊!”
气氛顿时热闹起来,无数的世家公子都纷纷开口,在司马睿面前吟诗作赋,唯独陈煜冷静的像是一个旁观者,好似这一切与他无关。
司马睿听了不少,但心中还是觉得有些遗憾,他不禁看向下方。
就在此时,一个沉稳的声音忽然响起,“臣以为,今日之所作,狗屁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