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身着传统服饰,手持神鼓,吟唱古老歌谣,祈求风调雨顺、族人安康。歌舞表演中,“莽式舞”“腰铃舞”等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舞蹈展现了满族人民的热情豪放;体育比赛则包括射箭、摔跤、珍珠球等项目,吸引众多村民参与。
在日常生活中,满族的饮食、服饰习俗也有所保留。满族服饰中的旗袍经过改良后成为现代服饰,但在节庆场合,仍能看到身着传统旗袍、马褂的满族群众。饮食方面,满族的传统菜肴如杀猪菜、苏子叶饽饽等,在当地餐馆中常见,成为特色美食的一部分。
汉族的传统习俗在铁东区也占据重要地位。春节时,家家户户贴春联、挂灯笼、吃年夜饭;元宵节则有猜灯谜、扭秧歌等活动,尤其是秧歌表演,队伍庞大,锣鼓喧天,表演者身着彩装,舞姿欢快,是节日里的重要娱乐项目。此外,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等习俗也广泛流传,体现了汉族文化的深厚影响。
多民族习俗的交融,形成了铁东区独特的民俗风貌。在城乡结合部,满族的萨满文化与汉族的民间信仰相互影响,一些民俗活动中既有满族元素,也有汉族特色,展现了各民族和谐共处的景象。
五、特色美食
铁东区的特色美食融合了满族风味与东北地方特色,口味浓郁,分量实在。
叶赫满族火锅是当地的代表性美食,源于满族传统饮食。火锅以铜锅为器具,锅底用骨汤熬制,鲜香浓郁。食材方面,除了常见的肉类、蔬菜,还有满族特色的酸菜、血肠、白肉等。尤其是酸菜,选用当地腌制的酸白菜,口感脆嫩,与肉类搭配后,中和了油腻,增添了酸爽口感。吃火锅时,众人围坐一桌,边煮边吃,氛围热烈,体现了满族饮食的豪放风格。
苏子叶饽饽是满族的传统面食,在铁东区流传广泛。以糯米面为皮,内馅用苏子叶、豆沙或芝麻制成,外包新鲜苏子叶,上锅蒸熟。成品口感软糯,带有苏子叶的清香,甜而不腻。苏子叶在满族饮食中常用,具有独特的香味,是满族饮食文化的体现。
二龙湖胖头鱼是铁东区的特色水产美食,因产自二龙湖而得名。胖头鱼体型较大,肉质鲜嫩,刺少,适合多种做法,其中酱焖胖头鱼最为常见。用当地的黄豆酱焖煮,加入姜片、葱段等调料,鱼肉吸收了酱的香味,鲜嫩入味,汤汁浓郁,搭配玉米饼子蘸汤吃,味道极佳,是当地餐馆的招牌菜之一。
杀猪菜是东北传统菜肴,在铁东区也很受欢迎。选用新鲜的猪肉、猪血、酸菜等食材,一锅炖煮,味道醇厚。尤其是血肠,用新鲜猪血加入调料灌入肠衣,煮熟后切片放入菜中,口感滑嫩,风味独特。这道菜体现了东北人饮食的实惠和豪爽,是冬季暖身的佳品。
六、旅游指南攻略
最佳旅游时间
铁东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4-5月),山门镇的杏花、叶赫满族镇的山花相继开放,适合观赏自然风光;夏季(6-8月),气候凉爽,二龙湖、山门水库等水域适合避暑、开展水上活动;秋季(9-10月),山林色彩丰富,二龙湖周边和石岭镇的田野呈现丰收景象,适合徒步和摄影;冬季(11-3月),气温较低,可体验东北冰雪活动,但部分户外景点可能因严寒影响游览体验。总体而言,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是旅游的最佳时段。
交通指南
- 外部交通:铁东区交通便利,铁路方面,四平东站(高铁站)位于区内,京哈高铁穿境而过,可直达北京、沈阳、长春等城市;公路方面,京哈高速、集双高速在境内设有出入口,102国道、303国道贯穿全区,连接周边市县。此外,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约150公里,可通过高速公路前往,车程约2小时。
- 内部交通:铁东区内公交线路覆盖各街道和乡镇,其中前往叶赫满族镇、山门镇等地有专线公交,班次较多,方便游客出行。出租车起步价较低,城内出行便捷;前往乡镇的话,也可选择网约车或当地的小型客运车辆。若自驾旅游,区内道路畅通,景区周边停车场充足,适合自由安排行程。
住宿推荐
- 城区住宿:铁东区内有多家经济型酒店和连锁酒店,如如家、汉庭等,分布在七马路街道、四马路街道等中心区域,价格适中,设施齐全,交通便利,适合大多数游客选择。部分酒店靠近商圈,周边餐饮、购物方便,适合注重出行效率的游客。
- 乡镇住宿:叶赫满族镇和山门镇有特色民宿和度假村,民宿多为满族风格建筑,内部装饰融入民族元素,可体验满族生活氛围。度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