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明区的蒸汽印刷机又卡了纸。\w?e\i?q~u\b,o^o-k!.?c,o·m_林远蹲下身,看着绞成一团的《南美拓殖月报》,上面记着红河谷的铜产量、新港的渔获量,甚至还有印第安部落用龙票兑换铁犁的明细——这些日渐繁杂的事务,已让他连核对账目的功夫都快挤不出来。调度中心的木架上,堆叠的文书比上个月又高了半尺,最上面那本《雨林勘探日志》还没来得及批阅,户部催问关税制度的电报又到了,字里行间透着“再不定规,便难入册”的焦灼。
“大人,铁山堡的工匠们吵着要‘匠户户籍’,说没这身份,以后回大明不好落户。”副将捧着簿子进来,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人名。林远揉了揉太阳穴,目光扫过窗外——新明区的街道比去年宽了两倍,福建来的商贩开起了绸缎铺,西班牙商人的银号就挨着大明的票号,连印第安部落的人都学会了用算盘记账。可这片热闹的土地,至今还挂着“临时拓殖点”的名头,连个正经的官府印信都没有。
当夜,林远在灯下写了两封文书。一封是给朝廷的《请设南美总督区奏》,字字斟酌:“新明区已聚居万民,矿场二十余处,铁轨千余里,非‘拓殖点’所能涵盖。请设总督总领军政,下设海关掌贸易、学政管教化、工局理营建,使章法归一,庶务有序。”另一封是《暂行章程》,只列了三条:“凡贸易暂按‘什一税’抽成(待海关设立后再定)、子弟入学先教算术汉字、工匠可凭功绩申请‘侨民籍’”,末尾特意注明“此为权宜之计,待朝廷批复后即行废止”。
他让人将《暂行章程》抄写十份,贴在新港、红河谷等要地,又派快马将奏报送往京师。?求,书^帮_ +更-新-最_全*做完这一切,才松了口气——这章程看似自主,实则处处留着“待朝廷定夺”的余地,既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又不算越权。就像他让人在商栈旁搭的“临时税卡”,只派了两个老军户登记往来货物,收的“什一税”也单独封存,账本每日抄送一份,明明白白写着“暂存待缴”。
学校的事倒是先办了起来。林远没敢叫“官学”,只称“蒙童馆”,用的是红河谷废弃的仓库,桌椅都是工匠们用边角料拼的。他请了三个读过书的军户当先生,教的课本是自己编的《杂字》,开头便是“一铜、二铁、三玉米”,后面附着火枪零件图和铁轨结构图。印第安部落的首领们来看了看,见里面没提“改信仰”,反而能学“算账本事”,便把孩子送了来——黑鹰的孙子第一天就学会了写“铁”字,拿着木炭在石头上画了满墙。
对印第安部落的“开化”,林远始终踩着分寸。克丘亚部落要祭祀山神,他让人送去两匹红布做幡旗,条件是“祭祀后得派两个人去学看雨量计”;红羽部落的巫医用草药治病,他就让郎中带着学徒去“交流经验”,把部落的土方子记下来,配上汉文注解,编了本《雨林验方》。有次西班牙传教士想在部落里建教堂,被林远拦住了:“大明不干涉你们信上帝,你们也别碰他们的山神,这是规矩。”
三个月后,朝廷的批复终于到了。万历皇帝的朱批写得简明:“准设南美总督区,以王守仁为总督,携官三十、吏五十赴任,按《大明律》与《拓殖章程》理政。`欣¢纨_夲/鰰~占+ ¢首~发*”随批复来的,还有王守仁的私信,字里透着温和:“林兄先垫的基石,我来砌墙便是,不必拘束。”
王守仁到任那日,林远陪着他查访。在“临时税卡”看了账本,见每笔收入都标着“待海关核定”,赞许地点点头;去“蒙童馆”时,正赶上先生教孩子们算“铁轨每里用多少铁”,印第安孩子和大明子弟抢答得热闹;最后站在亚马逊边缘的观测站,见印第安向导和大明工匠正对着图纸争论“这条河该不该标支流”,王守仁笑了:“林兄这‘不拧巴’的法子,比强按着头教化要高明。”
总督府挂牌那天,新明区的人都来看热闹。林远泽才如释重负,可以抽身集中做一些事了。
新明区的蒸汽印刷机刚修好,又吐出一卷《南美拓殖月报》。林远翻着看,红河谷的铜产量比上月增了两成,新港的渔获量足够供应三个据点,连印第安部落用龙票兑换铁犁的数目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事务如今已不用他亲自动笔,学政署新招的文书们算盘打得噼啪响,比他当年顺手多了。调度中心的木架上,贴着张新的《事务分办表》,左边写着“总督署掌”,右边标着“林远协理”,最下面那行“中北美勘探”被红笔圈了又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