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成神童后,族谱为我单开一页 > 第135章 平淡的日常

第135章 平淡的日常

他将徐飞那些太过“出格”的观点一一修正,用更符合当下语境的词句进行包装,让它们既保留了内核的精妙,又不至于显得太过惊世骇俗,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时间,就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苦读中,飞速流逝。

徐飞几乎断绝了和外界的一切联系。

他一头扎进了书山文海之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而静室之外的世界,却因为他和明礼堂,悄然发生着改变。

明礼堂开张之后,名声大噪。

崭新的教学环境,钱大塾师的名望,再加上“神童徐飞母校”的光环,让它成了江州府最炙手可热的学堂。

无数富户豪绅,挤破了头想把自家子弟送进来,束脩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钱大塾师赚得盆满钵满,却并未被金钱冲昏头脑。

他按照徐飞当初的建议,设立了“优等”和“次等”两种班。

优等班,招收真正有天分、家境贫寒的学子,不仅免除束脩,每月还发放笔墨补助。

次等班,则主要面向那些富家子弟,收取高昂的学费。

用从富人身上赚来的钱,去培养穷人家的孩子。

这个举措,一时间在江州府传为美谈。钱大塾师和明礼堂的声望,也因此达到了顶峰。

而徐家,也因为徐飞,在下河村的地位变得截然不同。

徐老二和徐老三走在村里,人人都会客气地喊一声“二哥”、“三哥”。王翠莲和赵氏去赶集,卖菜的小贩都会多给她们添上一把葱。

家里也宽裕了许多。

林家为了感谢徐飞,不仅送来了大笔的银钱,逢年过节,各种礼物更是流水般地送来。

徐老二用这些钱,在村里又买了几亩上好的水田,家里的土坯房,也翻修成了青砖大瓦房,成了村里最气派的宅子。

只是,那座新宅子里,永远地少了一个人。

……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

静室窗外的树叶,绿了又黄,黄了又落。

距离府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静室里的灯火,也越发地彻夜通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