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大理寺卿的探案搭档 > 第156章 谢砚辞吴清芙 一

第156章 谢砚辞吴清芙 一

扬州的雪总带着三分缠绵,不像京城的风那样凛冽。.求¨书~帮? _更-新*最¢快\红袖阁的雕花窗棂上结了层薄冰,吴清芙用指尖在冰上划了朵小梅花,冰花映着窗内暖黄的烛火,倒有几分剔透的意趣。

“小姐,这是今日最后一封京城来的信。”丫鬟青禾把信纸递过来时,指尖还沾着点浆糊——她刚封好给苏桃桃的回信,里面裹着三双虎头小靴,针脚里特意掺了朱砂线,是扬州人祈求小儿平安的讲究。

吴清芙展开信纸,林姝玥的字迹清隽,说苏桃桃生小承欢时虽凶险却顺当,说自己刚查出来有身孕,谢砚舟紧张得连大理寺的卷宗都挪到了易华院批阅,末了又提一句:“大哥前几日还念叨,说你寄的暖手炉套子正好用,御史台的同僚都问在哪买的。”

她对着那句“正好用”笑了许久,指尖摩挲过信纸边缘。这已经是她今年寄给谢砚辞的第四样东西了:仲夏的竹编笔帘,入秋的桂花笺,冬月初的绒布笔袋,还有这月初刚寄的暖手炉套——用了极细的银线绣松鹤,怕他觉得花哨,特意选了素色缎面。

青禾收拾着绣架上的残线,忍不住嘀咕:“小姐,您对谢大人也太上心了。中秋寄的那坛桂花酒,您亲自盯着酒坊窖了三个月;上个月听说他查案伤了手,连夜赶制的护腕,连咱家最金贵的云锦都用上了……”

“你懂什么。”吴清芙把信纸折成方形,塞进锦盒最底层,那里已经压着七封谢砚辞的回信。¢搜?搜,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信纸都是寻常的宣纸,字迹方正,内容更是简净:“扇面甚好”“笔帘合用”“酒已收到,谢”。

只有三月里那封,提了句“近日读《中州集》,觉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句甚妙”,她见了,当即寻来全套《中州集》,在每首评注旁细细密密写了心得,托商队捎去京城。半月后收到回信,依旧是那几个字:“见解独到,受益良多”。

青禾撇撇嘴:“可谢大人除了这些,也没说别的呀。前儿张御史家的公子来买绣品,还说谢大人是块捂不化的寒冰,京里多少贵女想攀亲,都被他用‘公务繁忙’挡回去了。”

吴清芙正穿针的手顿了顿,针尖刺破指腹,沁出颗血珠。她把手指含在嘴里,尝到点铁锈味,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秋夜。

乱葬岗的火舌舔着天,匪寇的刀光比月色还冷。她缩在枯骨堆后,眼看着父亲留下的那只玉扳指被匪首踩碎,忽然有人拽住她的后领将她拖进阴影——那人身上有淡淡的松烟墨香,青灰色官袍被火星燎了个洞,腰侧玉佩撞在她额角,刻着的“谢”字硌得她生疼。

“跟着我。”他声音压得很低,却稳得像山。后来她才知道,那是京城来的御史谢砚辞,是扬州谢家的长子,那年回籍省亲,偏巧撞上匪寇火拼。

她被家人接走时,只来得及看见他转身离去的背影,官袍下摆沾着黑灰,却挺得笔直。那时她就想,这样的人,心里该装着多大的天地。?*6/#~1%看=)?书aD+网=|| #}更\新-^最?·快-(?

“收拾东西吧。”吴清芙把血珠蹭在帕子上,忽然起身,“把给小承欢的长命锁套、给林姑娘的酸梅蜜饯都装上,咱们去京城。”

青禾惊得手里的线轴都掉了:“现在?腊月中旬了,运河都快结冰了!”

“就是要现在去。”吴清芙抚摸着绣架上那只未完工的兔子——是给林姝玥肚子里的孩子准备的,耳朵上特意绣了点朱红,“桃桃刚生了孩子,阿玥怀着身孕,易华院就春杏一个丫鬟,哪里忙得过来。”

她没说的是,林姝玥信里那句“大哥念叨你”,让她心口那点藏了三年的火苗,忽然就蹿高了。

从扬州到京城,船行八日,马车又走了三日。进永定门那日正赶上雪霁,吴清芙掀起车帘,见城墙根的残雪映着日头,晃得人眼睛发花。青禾指着远处成片的灰瓦:“小姐你看,那是不是易华院?”

远远就见院门口的大槐树枝桠上,孤零零悬着个秋千架,绳结上还缠着去年苏桃桃编的红绸花。马车刚停稳,春杏就掀着棉帘跑出来,身后跟着苏桃桃,怀里抱着个襁褓,小承欢的哭声细弱,像只刚破壳的雏鸟。

“清芙!”苏桃桃眼睛亮得像含了星子,“我就知道你会来!”

吴清芙刚要行礼,就被林姝玥拉住了。她穿着件月白棉裙,外面罩着件银鼠斗篷,气色瞧着不错,只是眉眼间带着孕早期的倦意:“快别客气,先进屋暖和暖和。阿舟刚让人炖了羊肉汤,就等你呢。”

正屋里暖炉烧得旺,谢砚舟坐在桌边翻卷宗,见她进来,微微颔首:“来了。”箫妄言则趴在炕边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