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大秦:我扶苏打造工业帝国 > 第24章 如何治国?

第24章 如何治国?

然而,仅仅是法治,并不足以让在场的儒家官员满意,他们期盼的是仁政,是能够让他们儒家思想得以施展抱负的舞台。′咸,鱼/看¨书- ?追!最~芯′璋_踕?

当然,扶苏并不是在意这些儒家官员的想法,他爹嬴政更不在意。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扶苏清楚,大秦的江山,不能只靠冰冷的刀剑和严苛的律法来维持。严刑峻法,可以震慑,可以压服,却买不来人心。想让百姓真心归附,想让这万里江山稳固如山,是必须要施行仁政的。

略微停顿之后,扶苏他、继续道:“法,乃国之利器,治国不可无法。秦法严苛,然亦有其效,使天下归一,西海升平。儿臣以为,秦法之根本不可废,当继续推行,以震慑宵小,维护社稷稳定。”

“然,”扶苏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缓和,但依旧清晰可闻,“法虽可治国,却不可尽善尽美。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过严的法令,能一时震慑,却也易生民怨。故而,儿臣以为,在推行法治的同时,亦需辅以仁政。”

“仁政,非妇人之仁,非不分是非之滥施恩惠。儿臣所言仁政,乃是以民为本,体恤民情。在法度之内,酌情考量,施以教化,导之以德。!萝`拉?暁+说^ _蕪`错/内.容_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兴修水利,改善民生。使百姓安居乐业,方能国泰民安,长治久安。”

“大秦铁骑横扫六合,扫清寰宇,方有今日这太平盛世。这盛世来之不易,乃是无数将士浴血奋战,百姓戮力同心奋战以及……秦法威慑西方之功。秦法严峻,这是事实。然则,正是这严峻之法,斩断了旧日纷乱的根源,让六国遗民不敢轻举妄动,让心怀叵测之徒望而却步。如今,叛乱己平,天下归心,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扶苏向前一步,目光锐利如剑:“那些潜藏在暗处的反秦势力,那些心怀故国之念的六国旧贵族,他们如同蛰伏的毒蛇,一旦稍有松懈,便会伺机而动,反噬我大秦。对于这些人,对于这些胆敢危害社稷,动摇国本的宵小之徒,必须以雷霆手段,施以严刑峻法,绝不姑息!”

话锋一转,扶苏的语气又变得温和起来,如同春风拂面:“然而,江山稳固,不仅仅在于震慑宵小,更在于安抚民心,在于赢得百姓的拥戴。天下之本在民,民心所向,方能江山永固。”

大秦的子民,他们是淳朴善良的,他们是勤劳肯干的,他们是我们大秦的根基。·天_禧_暁-税¢蛧! ′更,歆?嶵*筷/对于他们,当施以仁政,以德化民,让他们感受到大秦的温暖,让他们看到希望,让他们安居乐业,心悦诚服地归附于我大秦。”

“我们要让百姓吃饱穿暖,安居乐业,让他们有奔头,让他们觉得为大秦效力,为自己而活,是一件值得骄傲和期盼的事情。如此一来,民心归附,国力强盛,何愁天下不稳,江山不固?”

扶苏这番慷慨陈词的话语,可谓是软硬兼施,恩威并济。既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又提出了仁政的必要性。他没有空泛地谈论仁爱道德,而是具体地阐述了如何将仁政融入到治理国家的实践中。

朝堂之上,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逐渐缓和下来。扶苏并没有完全否定法治,也并没有完全否认仁政,而是在法治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补充和完善。这似乎是一种更加务实,更加稳妥的治国之道。

法家官员们则有些意外,他们虽然不喜儒家,但也不得不承认,扶苏说得有几分道理。过刚易折,过柔易靡,这治国之道,确实需要刚柔并济。

李斯捋着胡须,眼神在扶苏和那群儒生之间游移。他心中暗自思忖,这大公子,倒是比想象中要圆滑得多,这位大公子,可不像表面上那么温良恭俭,手段比想象中圆滑多了,既没把他们法家一棒子打死,也没让儒家占了上风。这手段,颇有当年始皇帝的风范。

李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当然乐见其成,扶苏越是表现得像始皇帝,他的地位就越稳固。毕竟,他李斯可是法家这艘大船的掌舵人,只要大秦以法治国的国策不变,他这丞相的位置,谁也别想撼动!

公子所言极是!”一个老臣站出来,高声说道,“臣附议!法治为体,仁政为用,方能使我大秦千秋万代,长盛不衰!”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一时间,朝堂之上,附议之声此起彼伏。

嬴政坐在御座之上,一首静静地听着,面色平静,看不出喜怒。但他的眼神,却始终落在扶苏身上,带着一丝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