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公先别急,先让老将军把话说完!”扶苏抬手示意翟真,示意他先冷静。?s-o·s^o¢x!s!w*.*c·o+m+
大司农翟真花白的胡子抖了抖,嘴唇翕动了几下,终究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只是脸色依旧不大好看,显然对于给士兵翻倍待遇的事依旧耿耿于怀。
王剪对翟真的反应似乎并不意外,他微微颔首,沉声道:“正如之前所说,现如今我大秦军队与大秦子民间存在隔阂,秦军所至,百姓往往闭门不出,甚或弃家逃离。”
“长此以往,非国之幸,故而,老臣以为,所谓精锐士兵,除了遵守军队铁律,严明军纪以外,更需破除与百姓之间的关系壁垒。”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满朝文武,继续道:“不仅要做到令行禁止,与百姓秋毫无犯,这只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还应主动承担起部分社会责任,向百姓展现我大秦军队并非只知杀伐。”
“譬如农忙时抽调部分士兵协助百姓耕种收割、遇天灾时主动参与救济修缮,与百姓共渡难关;甚至于地方治安,也可在不影响军务的前提下,协助郡县官吏,震慑宵小。”
话音刚落,站在武将队列前排的一位面容黝黑、身材魁梧的将军忍不住插话道。\b_a!i`m¢a-s/y+.+c·o`m¢
“老将军!军队职责乃是戍卫边疆,征伐不臣,守土开疆!若士兵们分心于此等民事杂务,岂非本末倒置?士兵握的是刀枪剑戟,不是锄头镰刀!若此时敌军来犯,我军又当如何?”
扶苏没有立刻表态,目光依旧停留在老将军身上,示意他继续阐述。
老将军不慌不忙地回应道:“其一,老臣所言,并非要求全军皆如此,而是在军队中选出部分士兵作为表率。”
“其二,相助百姓,亦是锤炼,让他们知晓守护的是何人,为何而战。士兵也是大秦子民,从百姓中来,理应知百姓疾苦,方知为何而战。”
“其三,民心所向,军队方能无往不利,若百姓视我军如洪水猛兽,纵有百万雄师,亦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王翦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掷地有声,一番话说完,厅内一时有些安静。不管是先前质疑的武将,还是旁听的文臣,都陷入了沉思。
显然,王翦那番“知百姓疾苦,方知为何而战”的话,触动了他内心深处某些东西。
“老将军所言,确有深意。”扶苏适时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平和,将所有人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幻?想-姬+ /首·发^
“军队与百姓,本就是鱼水,若水不清,鱼岂能安游?只是,这‘精锐士兵’的标准,该如何界定?怎么样才算是精锐士兵。”
王剪脸不红心不跳,复述着扶苏之前和他说的话:“老臣以为,凡入选者,首先必须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准则!”
扶苏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丝好奇,他身体微微前倾,问道:“哦?何为‘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若给大家解释一二。”
王翦清了清嗓子,朗声道:“所谓三大纪律,一曰:一切行动听指挥;二曰: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三曰:一切缴获要归公。”
这三条听上去并无太多新奇之处,秦军之中向来强调服从与纪律,只是从未如此明确地列为“三大纪律”,听着似乎也并不难达到。不少武将微微点头,觉得这要求尚算合理。
未等众人过多思考,王翦苍老却有力的声音再次响起:“八项注意是指: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不损坏庄稼、不调戏妇女、不虐待俘虏。”
八项注意逐一念出,殿内更是鸦雀无声。如果说前面的三大纪律是纲领性的军规,那这八项注意简首细致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几乎涵盖了士兵与百姓接触的方方面面。
但所幸这八项注意,听上去执行起来并不难。
而大司农翟真的脸色,己经不能用难看来形容了,这三大纪律与八项注意,听起来要求并不高啊!要是士兵做到这些就能算“精锐”,那军中符合条件的岂不是一抓一大把?
他粗略一估,起码得有七八成士兵能够达标!七八成!那得增加多少军饷开支?国库……国库怕不是要被这“精锐”二字给掏空了!
翟真只觉心里一阵肉痛,心都在滴血。他下意识就想出列反对,可这才刚要出言反对,却见站在文臣队列最前方的丞相李斯,不着痕迹地朝他递了个眼神,微微摇了摇头。
老狐狸!翟真心头暗骂一声,却也只能硬生生把那几乎要喷薄而出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