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剪道:“殿下此言差矣!军中儿郎,大多是沙场上滚过来的血性汉子,哪个不是刀口舔血、马革裹尸过来的?平日里令行禁止尚需严苛军法约束,要让他们对百姓和颜悦色,还要做到这般细致……怕是不易。`幻.想!姬′ ?最-歆~漳^结\哽+鑫¢快!”
扶苏微微颔首,沉吟道:“老将军所虑,也正是扶苏心头大石。大秦军民之间,确实隔阂不浅,这绝非小患。”
“故而老臣认为,欲成精锐,必先为民办事实。这第一步,便是要他们放下刀枪时的傲气,真正为大秦子民做实事。”
“就譬如之前说的,主动协助百姓耕种收割、遇天灾时主动参与救济修缮等等。要让他们晓得,军功不止在沙场,亦在乡野田埂,在百姓的口碑里。”
这话一出,堂上众人不由得低声议论起来,有人面露赞同,也有人显出几分疑虑。毕竟,让大秦士兵主动为民做事,闻所未闻。
王剪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当然,为民做实事,仅仅是获得成为精锐士兵资格的前提条件,我称其为‘发展对象’。”
“而这‘发展对象’还需要接受为期一年的监督,在此期间如果发现违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行为,便取消其‘发展对象’的名额。^墈!书~屋¨暁¢说¢蛧+ ?更¨芯,最,筷^”
“而且,这一年里,’发展对象’不仅要时刻谨记并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丝毫不得懈怠,还必须在日常操练、军务执行上表现突出,最终方可正式转为精锐士兵。”
听到这里,一首屏息凝神的大司农翟真,那颗悬着的心这才彻底放了下来,不管怎么样,想要真正成为精锐士兵至少需要一年。
他悄悄松了口气,甚至不自觉地捋了捋胡须,这样严苛的条件,层层筛选下来,精锐士兵的人数定然大大缩减,既保证了质量,也不会给国库带来过重的负担。
他看向王剪,眼中多了几分敬佩:“老将军此法,周全,实在是周全!”
“别急,老臣还没说完呢!”王剪目光转向刚刚松了口气的大司农翟真,嘴角微微一扬。
“精英士兵并非仅仅是待遇优厚,更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每一位精英士兵,都必须时刻铭记并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准则,不仅自身要做到,还要主动监督、及时纠正身边袍泽违反纪律的情况。”
“他们的‘翻倍待遇’不仅是荣誉,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拿得多,做得就要更多、更好!若是自己犯了错,或是包庇同胞,不仅要剥夺精锐资格,军法处置也要从重!”
堂下顿时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许多中下级军官脸色微变,眼神复杂,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作为将军、统帅也必须严格‘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更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手下。?2`8_l\u`._n`e′t¢
扶苏点了点头,称赞道:“老将军所言极是,严苛方能出精锐。不过,扶苏以为,还应再加上一条。”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堂上诸人,尤其在几位面色沉肃的将领身上稍作停留,“今后军中提拔,自什长、佰长始,首至校尉、都尉,乃至更高级别的将领,除却沙场上实打实的军功外,其候选资格,必须从这些经过层层考验、堪为表率的精锐士兵中选拔。”
“非精锐者,不得为将!”
此言一出,犹如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堂下的议论声更大了。
这意味着,未来想要在军中出人头地,不仅要能打仗,还要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还要为民做实事。
更多心思活络的文臣与武将则想得更多,因为这不仅仅是要设立一支待遇优厚的精锐部队那么简单,这是要从提拔机制这个根子上,彻底重塑大秦军队的风气和构成!确保未来的将领,不仅能战,更要懂民心、守纪律。
这时,一首沉默不语的李斯此刻却缓缓上前一步,躬身道:“殿下此议,臣以为,有两大益处,可安军心,可固国本。”
“哦?”扶苏故作惊讶。
李斯环视一周,目光在几位面色各异的将军脸上稍作停留,继续说道。
“其一,正如殿下所虑,如今天下一统,大规模战事渐息,这是万民之福。然,将士们凭沙场浴血搏取功名之路,确实变窄了,总不能为了军功,便盼着天下烽烟西起吧?”
“故而,殿下此策,正是给士兵们指了条新路。严守军纪,勤恳为民,纵然战鼓暂歇,亦能凭实实在在的德行与表率,获得晋升。这不比苦等战绩,或是只盯着斩首之功,要更实在、更安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