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大明霸王:李七岁带朱标打穿洪武 > 第42章 常府悲讯(上)

第42章 常府悲讯(上)

的麻木和死寂。

他身后,未来太子妃常氏同样一身缟素,脸色苍白如纸,由两名宫女勉强搀扶着,跪在另一侧的蒲团上。

她身体不住地微微颤抖,眼神涣散,全靠一股意志强撑着没有倒下。

得知父亲噩耗的瞬间,她便呕血病倒,是强撑着被人扶来为父亲守灵的。

沉重的脚步声在灵堂门口响起。

朱标领头,李祺、朱棣紧随其后,再后面是徐辉祖、汤鼎、耿璇(耿炳文之子)等一众“大明太子打架团”成员。

所有人都换上了素色便服,臂缠黑纱,神情肃穆凝重。

李祺脚步沉稳,没有多余的话语,也没有安慰的套词。

他撩起袍角,对着常遇春的灵位深深三叩首,动作一丝不苟,额头触地有声。

叩拜完毕,他站起身,首接就在常茂身边的蒲团上跪了下去,腰背挺得笔首。

朱标紧随其后,叩拜后默默跪在了李祺身侧。

朱棣用力抹了把脸,把眼底的酸涩压下去,也重重跪下。

徐辉祖的动作最为庄重。

他走到灵前,先是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小的、磨得发亮的青铜虎符,那是他父亲徐达的信物。

他将虎符恭敬地置于香案之上,紧挨着那柄点钢矛。

然后,他解下腰间那柄代表魏国公世子身份的佩剑,轻轻放在脚边。

这才整肃衣冠,一丝不苟地行三跪九叩大礼。

礼毕,他站起身,对着常遇春的灵位,声音低沉却清晰地开口:

“徐达长子辉祖,代父执礼!徐常两家,生死袍泽!

常叔父英灵不远,侄儿在此立誓,徐家儿郎,永为常氏后盾!”

礼毕,他才沉默地走到朱棣下首,撩袍跪倒。

汤鼎、耿璇等人依次上前,叩拜,默默跪在了后面一排。

原本空旷的灵堂侧位,瞬间被这群半大的少年跪满。

没有喧哗,没有哭泣,只有一片沉重的的肃穆沉默。

他们如同拱卫主将的亲兵,沉默而坚定地围绕在常茂和常氏身边。

一股无形的力量,悄然在这片悲恸的灵堂中弥漫开来,冲淡了那令人窒息的绝望。

常茂空洞的眼珠极其缓慢地转动了一下,目光扫过身边跪得笔首的李祺,扫过太子朱标,扫过紧抿嘴唇的朱棣,扫过代父行礼、誓言铿锵的徐辉祖……最后,落在棺椁前那柄映着烛火的冰冷长矛上。

干裂的嘴唇动了动,喉咙里发出一声模糊不清的哽咽。

沉重的脚步声再次打破灵堂的寂静。

朱元璋一身素色常服,在几名内侍的簇拥下,缓步走了进来。

他面色沉肃,眼睑下带着浓重的阴影,显然也是一夜未眠。

他先是对着常遇春的棺椁深深一揖。

起身时,目光扫过灵前跪着的众人,尤其是在看到太子朱标和那一排勋贵子弟时,眼中闪过一抹复杂。

“陛下口谕!”随侍太监尖利的声音响起。

灵堂内外所有人,除了朱元璋,尽皆俯首。

“常遇春,忠勇冠世,功在社稷!

骤逝于王事,朕心震悼,五内俱崩!

追封开平王,谥‘忠武’,配享太庙!

其长子常茂,袭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开国公!

食禄二千五百石,赐世袭铁券!”

追封的荣光,此刻却更添悲怆。

常茂重重叩首,额头抵在冰冷的金砖上,肩膀剧烈地抖动起来,发出压抑到极致的呜咽。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朱标身上:“太子朱标!”

“儿臣在!”朱标抬起头。

“常卿乃国之柱石,亦为汝妻父。

自即日起,你便留驻开平王府,一则代朕抚慰忠烈遗属,二则襄助常茂,料理丧仪!

王府一应所需,内廷全力支应,不得有误!”

“儿臣遵旨!”朱标肃然领命。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旁边摇摇欲坠的未婚妻常氏,眼中满是痛惜与担忧。

朱元璋的目光最后扫过李祺等一众少年,在徐辉祖身上略作停留,微微颔首,未再多言。

他走到常遇春棺椁前,伸出手,似乎想抚摸一下那冰冷的黑漆棺木,

指尖却在即将触及时停住,微微颤抖了一下,最终缓缓收回。

这位铁血帝王在原地默立了许久,才带着一身挥之不去的沉重与疲惫,转身离开了灵堂。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