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皇宫,坤宁宫偏殿。′咸,鱼/看¨书- ?追!最~芯′璋_踕?
窗外寒风呼啸,殿内却温暖如春。
巨大的铜兽炭炉烧得正旺,
散发出稳定而充足的热量,
驱散了深冬的寒意。
空气中弥漫着御膳房精心烹制的菜肴香气,
炖得酥烂的羊肉汤、清蒸的江鱼、时令的冬笋,
还有土豆做成的各色菜肴,
香气交织,勾人食欲。
一张巨大的紫檀木圆桌旁,
围坐着大明朝最尊贵的一家人。
主位上是洪武大帝朱元璋与马皇后,
太子朱标与太子妃常氏紧挨着坐在一侧,
对面则是燕王朱棣与临安公主朱镜静。
年幼些的皇子们,
如周王朱橚等则安静地坐在下首。
气氛本该是温馨祥和的皇家家宴,
但在朱元璋几杯御酒下肚,
看着眼前英姿勃发、己能独当一面的长子朱标,
再想想西征大捷、吐蕃归化、皇后与太子妃转危为安,
这一连串的大喜事,
心里头那点“小心思”又活络起来。
他放下金杯,
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了敲,
目光落在朱标身上,
脸上带着一种似笑非笑、意味深长的表情,
慢悠悠地开口:
“标儿啊……”
朱标正细心地为身旁的常氏布菜,
闻言立刻放下银箸,
恭敬应道:
“父皇。”
“这西征的捷报,
咱是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
“写得是真好啊!
荡气回肠!
尤其是……啧啧,那句‘朕的骠骑大将军’……”
他故意拖长了尾音,眼神揶揄地看着朱标:
“叫得那叫一个顺口,
那叫一个气势磅礴!
咱听着都觉得,
这‘朕’字从你嘴里出来,
比咱这个真皇帝还像那么回事儿!”
“噗……”
正在小口喝汤的朱棣一个没忍住,
首接喷出来,赶紧捂住嘴,
脸憋得通红。!7!6\k+s′./n¨e?t\
临安公主朱镜静也掩嘴轻笑,
大眼睛滴溜溜地在父皇和大哥之间转。
马皇后嗔怪地看了朱元璋一眼,
轻轻拍了他手臂一下:
“重八!好好吃饭,吓唬孩子做什么。”
常氏则有些担忧地看向朱标,
只见朱标的脸颊瞬间染上了一层薄红,
眼神里闪过一丝窘迫,
但很快被沉稳取代。
他站起身,对着朱元璋深深一揖,
声音带着一丝无奈:
“父皇!儿臣惶恐!
彼时祺弟身陷昆仑绝域,生死未卜,
儿臣忧心如焚,恨不能以身代之!
军情如火,将士瞩目,
儿臣一时情急失言,绝非有意僭越!
父皇正值春秋鼎盛,年富力强,
乃我大明擎天之柱!
正是励精图治、开疆拓土的大好年华,
父皇怎可……怎可起这等享清福的念头?”
朱元璋被他这一本正经的“教育”逗乐了,故意板起脸:
“嘿!咱怎么就不能享福了?
你看你,现在处理朝政,比咱当年还利索!
徐达、刘伯温他们,哪个不服你?
这担子,你早该接过去了!
咱带着你妹子,
去看看咱为她打下的这万里江山,
享享清福,有何不可?
你是不知道,当皇帝啊,
就像老西说的,
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累死个人!”
“西弟!”
朱标立刻瞪向朱棣。′i·7^b-o_o^k/.*c.o\m′
朱棣脖子一缩,小声嘟囔:
“我……我就随口那么一说……”
“父皇!”
朱标的声音陡然拔高,
带着不容置疑,
“此事万万不可!
儿臣尚有许多不足,需父皇时时提点!
况且,大明远未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之时!”
他目光灼灼,仿佛穿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