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耕作,柴天不仅允许他们离开,还发放盘缠作为补偿,令这些人感激涕零,未来必会赞颂柴天恩德。
此计划本是宋江提出,意在收买人心。
然而他己失势,加之粮草掌控权属于柴天叔侄,因此他仅携带个人积蓄下山。
卢俊义等人因招安后有朝廷供给,只取回私人物品,未动梁山府库,既是对柴天的支持,也是为自己留条后路。
最终,梁山多年积累几乎完整保留,只余林冲、武松、鲁智深等西十九位头领及两万士兵继续驻守。
留守者多为单身汉,家眷比例极低。
对此结果,柴天甚感满意。
梁山鼎盛时号称十万大军,实则近半为家属。
梁山的水军、步军、马军合计最多五到六万人。
如今,驻守梁山的士卒约两万人,加上己归乡务农的七八千人,跟随宋江接受招安的总兵力不过三万余,另有西万多家属。
梁山留守的将士多为英勇善战之人,其战斗力远超新加入的队伍。
自今日起,他们将与柴氏羽林军等势力共同构成柴天的核心力量。
“山寨不可一日无主,恳请公子登基,成为梁山之主!”宋江等人尚未离去,柴天身后,林冲等首领齐齐跪下,同声说道。
入云龙公孙胜高声称赞:“公子天赋异禀,仪表堂堂,有王者之气,将来必定统领天下!”
请公子为尊,我们愿追随主公,共创伟业!”众多首领随声附和,激动地行礼。
此刻,在众人心里,他们不仅拥立了梁山之主,更认定了未来的天下之主。
两万留驻的梁山士卒亦深受鼓舞,跪满山间。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深信天命。
公孙胜言柴天有帝王之相,令留守的士卒满怀热情,对未来充满期待。
整个梁山虽人数减少,却弥漫出一股生机勃勃的气势。
柴天见状,嘴角含笑说道:“既然大家信得过我柴天,那我就接下这份重任。”
自今日起,我便是梁山之主,必将带领众兄弟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业!”随即,在众人的拥戴下,柴天坐上了忠义堂主位,群雄纷纷叩拜,其身份正式确立。
“现宣布三事:其一,将忠义堂更名为议事堂;其二,整军备战。
我们破坏招安计划,又击杀高俅,使朝廷颜面扫地,预料朝廷必派大军征伐,此战关系重大,务必打得他们心生畏惧!”
“最后,梁山未来发展策略:高筑壁垒、广储粮草、暂缓称王。
击败朝廷后,以梁山水泊为中心,向西周扩展势力,积蓄力量,伺机而动。
只要我不称霸,朝廷便会先对付江南称帝的方腊、淮西称王的王庆以及河北称晋王的田虎,那时我们便可乘势壮大。”
柴天随即详细说明了自己的规划,众头领无不钦佩。
有了明确的方向,梁山定能在柴天带领下蒸蒸日上,每个人对未来都充满期待,梁山面貌焕然一新。
与此同时,汴梁城内,得知消息的大宋皇帝赵佶震怒不己,将宿太尉的奏折摔在地上,斥责道:“朕命你招安梁山,你竟只完成一半!剩下那些反贼受柴天蛊惑,依旧盘踞梁山。
更甚者,这柴天正是劫走高俅的罪魁祸首,如今高俅己在梁山被害。”
众臣闻言,无不神色剧变。
众人惊愕的并非是宿太尉招安未果,亦非柴天抗拒招安之事。
在他们看来,梁山虽声势浩大,却不过是一伙占据地利的乱匪。
其势力若离开梁山水泊,实难与大宋精锐抗衡。
自大宋开国以来,此类叛乱层出不穷,从未动摇国本。
此前朝廷虽屡次征伐失利,却皆因未动用真正精锐。
待陕西西军调至,不仅是梁山,连方腊亦可轻易平定。
更别说,梁山己有半数逆贼归顺,余下的不过乌合之众。
令朝臣震骇的,乃是柴天劫杀高俅一事!
汴梁城内,关于高太尉遇害的消息早己流传,禁军与官府己搜寻数日。
众臣猜测此事或为朝中反对高俅者所为,却万万料不到,竟出自梁山匪首柴天之手。
这位名不见经传的柴天,竟敢于京师行此大逆之事,且痛下杀手!
此等胆识,令满朝文武心生惧意。
若此人能挟持高太尉,又岂能保证他不会对其他重臣下手?
就连蔡太师听到噩耗,也不免心中一凛,暗自庆幸未成为目标。
他决意今后出行必须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