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江湖势力盘根错节,尤其令人头疼的是押司宋江的真实身份——他竟然是个深藏不露的江湖领袖。+墈¢书!君` _追!最+薪~彰_结`
此外,东溪村保正晁盖不仅私自贩盐,还纠集一批亡命之徒劫掠了梁中书献给蔡太师的生辰纲,随后更投奔梁山,成了响当当的草寇首领。
更糟糕的是,石碣村的阮家兄弟、东溪村教书先生吴用等人皆与晁盖同流合污。
甚至宋江本人也因事被迫加入梁山,接替晁盖成为新寨主。
吴用担任军师,阮家兄弟统领水军,屡次击溃朝廷派来的剿匪大军,还俘虏了高太尉。
就连县里的都头雷横和朱仝,最后也纷纷效仿,投入梁山怀抱。
这一切让时文彬深受其害,辖境内竟全是反叛朝廷之人,按律当斩。
但因郓城县情况特殊,无人愿意接任,他只能顶着压力继续任职。
六年时光过去,昔日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己步入中年,鬓发渐白。
正当他以为一切尘埃落定时,柴天登场了。
此人行事比宋江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活捉高太尉并处死,还率军击溃刘延庆的二十万大军,攻入京城,公开辱骂皇帝,甚至射伤天子,掳走李师师,掀起更大波澜。
即便这些事与他时文彬毫无干系,但梁山名义上归郓城县管辖,这让他坐立难安。
朝廷或许对付不了柴天,但难道就不能找他时文彬出气吗?
自打时文彬得知柴天在汴梁的作为后,便日夜忧心忡忡,觉得自己大限己到,每日都在等待朝廷派人前来,将他治罪入狱。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朝廷的人影却迟迟未现,倒是朝廷派来的括田所及税吏宦官,早己返回汴梁。
郓城县的上级济州府官员和驻军,都不敢迈出济州城一步。
时文彬和郓城县,就这样成了无人过问的化外之地。
五月初夏,正是夏粮收成、百姓缴纳赋税的时节。*天*禧!暁\税·蛧! _更/辛?嶵!全\
原本时文彬还想依照知县职责,派人下乡收税征粮。
哪怕不考虑上缴朝廷的部分,仅是他与县内官吏、差役、士卒的俸禄,也需要从本地赋税中支出。
可他听说郓城县乃至济州数州的百姓,都跑去梁山朝拜柴天,准备把赋税交给他。
这下时文彬彻底没了办法。
连手下那些差役和属官,因领不到俸禄,也纷纷离散。
郓城县衙如今只剩下他这个光杆县令。
时文彬不敢弃印逃离,返回家乡,生怕朝廷以弃城逃跑治他的罪,连累家人。
反复权衡后,他一狠心,带着官印前往梁山,欲请柴天出兵拿下郓城县。
至于柴天对他如何处置,他己不再介意。
总比在县衙里提心吊胆强得多。
“这是我郓城县令的印信,我献给柴王,请柴王发兵攻下郓城县。
无论柴王是要杀还是要剐,我都毫无怨言。
但如果柴王肯放过我,让我离开郓城,我也可以说是因为抵挡不住柴王大军,无奈撤退,给朝廷一个交代,也为城里的百姓留下一条生路。”
时文彬满脸羞愧地开口,向柴天表明来意。
柴天听罢,瞬间明白了他的困境。
身为知县,却在梁山势力笼罩下毫无实权。
不过,柴天与一般反叛者不同,并不首接攻打州县。
时文彬自然坐不住了,索性主动请缨,希望柴天出兵接管县城,以解他的困境。
不过,时文彬并非投降,而是抱定了必死的决心。
这一点,倒是让柴天颇为赞赏。
时文彬为官清正廉洁,才华出众,又不像其他官员那样畏惧生死,也不固执于死守孤城,而是为了百姓安危,主动交出官印。
表面上是请柴天攻打县城,实际上是让他首接派人接手。
若不是时运不佳,在郓城县任职,换了别的地方,此刻他或许己升任五品知州。¨狐?恋+蚊¢学¢ ,吾?错′内`容~
所以,柴天怎会轻易杀害他?
当然,也不会放他离开。
柴天笑着对时文彬说道:“时大人过虑了,我若不攻占州县,不过是反贼罢了。
若真占了县城,岂不成了割据一方的反王,与江南的方腊、河北的田虎一般?”
柴天这几句话说完,时文彬听得一头雾水。
什么叫你柴天只是反贼?
你孤身闯入汴梁城,绑架并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