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水浒:开局大闹忠义堂 > 第19章 也难有重用之机

第19章 也难有重用之机

朝廷太尉,公开声讨皇帝,甚至劫走皇帝宠爱的歌伎!

这样的举动哪是普通反贼能做出来的?

即便江南的方腊称帝,河北的田虎称王,也远不及你柴天掀起的风浪!

你己是天下头号反贼,为何不趁机占据城池,自称反王?

这不是故意作梗吗?

但时文彬却无从反驳。

虽然这个时代还未有“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说法,但他通晓经史,深知柴天所言并非毫无道理。

自秦末以来,第一个称王称帝的人往往结局悲惨,招致朝廷及各路势力围剿。

秦末陈胜吴广率先称王,结果第一个被秦国灭掉,最终便宜了刘邦。

汉末张角起义,刚被镇压,紧接着袁术称帝,又第一个覆灭!

隋末更是如此。

十八路反王、七十二路草寇,谁先称王称帝,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长久以来,对统治者而言,名分与正统至关重要。

胆敢公开称帝称王,即便麾下仅有几名叛乱者,也必须彻底铲除,因这是对朝廷名分的公然挑衅。

反之,若不称帝称王,即使势力发展迅猛,也不易成为首要打击目标。

因此,尽管柴天闹得风声西起,只要他未正式称王,大宋朝廷或许还能勉强接受。

然而一旦柴天称王或称帝,只要大宋尚存抵抗之力,就必定与其全力对抗。

时文彬深知此理,故而不敢多言,只能满脸愁容地恳求道:“恳请柴王为郓城县百姓留一条生路。”

见时文彬近乎落泪,柴天微微摇头,淡然笑道:“郓城县百姓的生活一切如旧,并未受到影响,无需谈及什么生路。

倒是你这个县令,我可以为你指引一条明路。”

时文彬听后急忙回应:“请柴王指点。”

柴天笑着拍拍他颈间挂着的官印,“这官印你先留着,放宽心,继续做你的郓城知县。

我会派人协助你管理县城内外的事务及赋税。

只要大宋朝廷一日不罢免你的职位,你依旧是朝廷任命的知县。

当然,赋税恐怕难以如期上缴……”

柴天话音刚落,时文彬心中一震,瞬间领悟了他的意图——让时文彬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在柴天麾下任职。

这岂不是变相投敌?

时文彬自幼饱读诗书,向来珍视名誉,本能想要推辞,却又被内心的一个念头止住脚步。

他想起柴天乃前朝皇室嫡系后代,从法理上看,赵宋夺取柴家江山实属不当,而柴天反抗大宋,正是为了恢复祖业!而今的大宋表面繁荣,实则内部早己腐坏至极。

继续待在朝廷中,即便不会受到惩处,也难有重用之机。

但若柴天真的能掌控天下,他时文彬便有机会成为开国功臣!

这一念闪过,时文彬顿时陷入沉思。

即便无法成为**,仍可继续担任地方官员,施展才华,为百姓谋福祉,在史册上留下美名。

时文彬年仅三十出头,正当壮年,岂能在迂腐观念束缚下虚度此生?况且柴天为其预留了后路,名义上仍是大宋官员,实则效力于他。

深吸一口气,时文彬诚恳地向柴天躬身道:“下官愿听柴王吩咐。”此话虽未称臣,却显态度转变。

柴天满意地点点头:“时知县请回,辅佐之人随后便至。

好好做事,前途光明。”时文彬谢恩离去,随朱贵下山。

郓城知县初来时满心疑虑,下山时却豁然开朗,笑容满面。

本在大宋体制下不得志的英才,在柴天麾下焕发出活力。

虽未称王,但新朝气象己现,观其部属精神风貌可见一斑。

柴天望着时文彬挺拔的身影,笑道:“楚地多才,晋国善用。

若大宋多提携如时文彬般的人才,朝堂何以沦落至此?又怎会有江南方腊之患?”

话音刚落,朱贵再次返回,身后跟着一男一女。

“在下庞万春,携舍妹庞秋霞,奉江南圣公皇帝之命前来拜见柴王。”

兄妹二人一见柴天便同声道:“江南圣公皇帝正是方腊。”

……

看着庞万春兄妹,柴天暗自一笑。

正想着若朝廷强盛些,何来江南方腊之患,便见到了方腊使者。

庞氏兄妹与柴天相识己久。

缘分奇妙难言,柴天对此深有感触。

今日不知为何,短短半天内,竟先后有济州、郓城等地的百姓、朝廷的郓城知县时文彬以及江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