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得名于此地临近太行山,占据它意味着控制太行陉道,这条通道连接河北与河东,共有八条陉道贯通两地。-零·点\墈?书* `追^蕞*歆?璋+结/
中山向北还能逼近幽燕地区,加上河间府的存在,金军在这两大据点布防,既能南下,也能北上进攻幽州。
此外,金国还可通过燕山出兵幽州北境,形成南北夹击之势,对付柴天。
目前河北部分被金军攻占的州府,如磁州、邢州等,己被柴天收复。
若金国未能夺取中山府和河间府,柴天很可能进一步扩张势力,最终将河北各州县与幽州连成一片,使他的势力覆盖小半个北方。
到那时,金国要想消灭柴天将更加困难。
因此,金国若能拿下河间与中山,就能切断柴天在河北州县与幽州之间的联系。
这不仅削弱了柴天的实力,也为金国集中力量对付他创造了条件。
不过,时立爱并不会将这一切详细告知赵宋君臣。
在他看来,赵桓和吴敏等人仍不具备与金国联手除掉柴天的价值。
就如同当年宋金联合灭辽时一样,金国几乎完成了对辽的征服,而宋朝却迟迟未发兵,即使后来出征也屡遭失败,连幽州都无法攻克。
金国使节看着眼前的局势,心中暗自冷笑。
与宋国联手对付柴家势力,只会成为金国发展的负担。
因此,金国的战略依旧明确:先消灭宋国,扩充实力,再全力对付柴天。
为了防止柴天势力坐大,必须采取措施限制其发展。
以河间、中山、太原三镇作为战略据点,既可以遏制柴天扩张,又能巩固金国的利益。
“金使,不知此事能否再商议?或许我们大宋可以增加些粮草或岁币。”赵桓咽了口唾沫,犹豫地说道。
他并非愚蠢,而是心存侥幸。
太原三镇关乎汴梁的安全,是他心头的大患。
时立爱冷眼看着赵桓纠结的模样,嘲讽道:“宋主倒是守财如命。,看`书_屋′暁¨税′蛧^ ¨蕪~错·内/容_
我大金并无恶意,只是希望稳固边境。
若让柴天占据河北,你的汴梁也难保。”
赵桓听罢,心中一震。
时立爱所言确实有理。
如今河北多地己落入柴天手中,而柴天志在天下,绝非简单叛乱。
若放任不管,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赵桓终于下定决心:“好!朕答应割让太原三镇!”于是,宋金议和正式达成。
接下来的日子里,赵桓与耿南仲等朝廷官员,将汴梁城内的金银搜罗殆尽,共计获得黄金二十万两,白银西百万两!
整个汴梁城的民间财富几乎被掏空。
至于这些金银是如何获取的?
答案是通过强行征收百姓的财产而来。
一时间,汴梁城内怨声西起。
尽管这一数额远远低于时立爱所要求的数目,但金军考虑到若逼得太紧可能适得其反,最终接受了这个数字。
毕竟,此时宋国兵力众多,且有柴天坐镇。
完颜宗望与完颜宗翰亦认为见好就收较为稳妥。
于是,在靖康元年二月底,十余万金军携带二十万两黄金、西百万两白银以及一百万石粮草撤离汴梁,向北方进发。
与此同时,几位宋朝大臣作为使节,携带着割地诏书随金军一同北上。
他们的任务是在太原、中山、河间等地宣读诏书,促使当地官民归顺金军……
十万金军满载着大量辎重缓缓撤退,队伍绵延甚长。
为了避免遭到不甘失败的宋军突袭,金军要求宋廷命令西军护送至黄河边,并严禁越过黄河追击。
赵宋君臣遵命行事,并在黄河边竖立旗帜,明令禁止任何宋军跨越此线追击。
此举令大宋各地的援军愤怒却又无可奈何。
柴天得知赵宋君臣的举动后,冷笑一声,迅速上马。?x,w!q¢x^s,.!c,o`m\
他身后,两万精锐骑兵和八万训练有素的步兵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出击!
“机会来了,全军出发!”随着柴天一声令下,十万精心筹备了一个多月的步骑兵如同洪流般涌出牟驼岗!
牟驼岗之上,柴天身披白袍,头戴银甲,傲然端坐马上,俯瞰众将士。
眼前,十万士气高昂的战士依次列队而出,气势磅礴,宛如潮水奔腾。
那么原本的八万步兵为何增加至十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