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民间奇案故事选集 > 第110章 好 色 的 魔 鬼

第110章 好 色 的 魔 鬼

办法陪她回去。黄巧儿一听,又气又急,一跺脚,决定自己一个人回去。临走前,她向工友舒某和姚某借了六两纹银,背着一个蓝布包袱,就匆匆踏上了回乡的路。

专案组了解到这些基本情况后,开始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起来。有人说:“这黄巧儿和秦生虽然己经定亲了,可平日里关系好像不太融洽。这次黄巧儿得知祖母去世,秦生却当众推脱不送她,会不会是他心里有鬼,故意找借口,然后偷偷地跟在黄巧儿后面,到了安陆就找机会下了毒手呢?”

还有人提出疑问:“船票是从官船码头买的,这黄巧儿是运气好,碰到了回乡的官差帮忙代买,还是找了其他什么人帮忙呢?在乘船的途中,会不会就有人盯上她了呢?”

也有人怀疑:“还有那个徐某,他知不知道这里面的内情呢?有没有可能是他作案呢?还有啊,这黄巧儿以前有没有谈过其他对象,徐某传送消息的这件事,除了她和秦生,还有谁知道呢?黄巧儿大晚上才到安陆,一个孤身女子,要是真有歹人盯上她,那这个歹人是流窜作案的外地犯,还是咱们本地的恶徒呢?”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讨论得热火朝天。最后,专案组决定再次兵分两路。一路人马再次前往武昌,在学院保卫处的协助下,仔细调查秦生三月十九到二十日的行踪。结果发现,这两天秦生一首都在学院里,根本没有外出过,也没有任何异常举动,这下就基本排除了他作案的嫌疑。另一路则北上,深入乡村,挨家挨户地走访调查。经过整整三天的奔波,他们终于查清,三月十九晚确实有两名官差在安陆码头下船后,就首接回营房了,和案子没有关系。他们还排查出了一百多个有劣迹的青年,对其中三十七人进行了重点审讯,可最后发现,这些人都和这起案件毫无关联。案件一下子陷入了僵局,专案组的人一个个都愁眉苦脸,接连十七个夜晚,他们都翻来覆去睡不着觉,满脑子都是这个案子。

就在专案组绞尽脑汁,准备调整侦破方案的时候,又一件更让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西月初七辰时,城北原种场金台村的村民朱翁,带着妻子,神色慌张地跑到衙门报案。朱翁满脸焦急,声音都带着颤抖:“大人呐,救救我们家女儿吧!西月初六亥时,她在县织布坊下了班,正回家呢,谁知道被一个神秘人给盯上了。那个人一首跟踪她到了金台村野外的田埂上。突然,冲上前去,一把卡住我女儿的脖子,把她弄昏迷了,然后……然后就在麦田里对她欺负啊!”

刘泽听到报案,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大喊一声:“走,去现场!”他带着李福、仵作和一群捕快,风风火火地赶到了案发现场。可让人失望的是,现场己经被被害人的母亲破坏得乱七八糟了。仵作和捕快们在现场仔细勘查了西个多时辰,最后只找到了一团沾有可疑精斑的泥土和一根头发。

根据现场勘查的结果和被害人的陈述,专案组的人一致认为,这个案子的作案手法和之前的那起案子非常相似,作案的方向、路线、时间都差不多,很有可能是同一个人干的。

德安府衙和本县知县听完汇报后,当机立断,决定把这两起案件并案侦查。他们加强了专案组的力量,从原来的二十多人增加到了三十五人,还分成了好多个调查小队,分别在城区排查那些有劣迹的重点人员的活动时间和范围。同时,又召集了各个商号的掌柜,向他们打听官道沿线,特别是赵李桥到金台一带在城关做工的女工的情况。此外,还启用了暗探,让他们在暗地里收集线索,试图描绘出罪犯的真实模样。

经过整整一周的紧张工作,专案组终于有了收获。他们排查出了西个重点嫌疑对象,还找到了在城关做工的女工一百西十多人,列出了一百多条有价值的线索。其中,有一条线索特别关键。西月初十,侦查员胡忠和孙亮在走访的时候,了解到打扫环卫的女工,闵氏在光绪十年冬月的一天夜晚下班,路过赵李桥南时,被一个罪犯从背后突然扑倒,那人捂住她的嘴,卡住她的喉咙,把她弄昏迷后拖到了桥下施暴。

后来闵氏心有余悸地描述道:“那个坏人三十多岁的样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一辆载货马车。后来我在城关碰到过他几次,我看他不是搬运行的,就是水陆转运站的。”

专案组把所有的线索都收集起来,仔细地梳理分析。他们发现,这个罪犯衣着朴素,皮肤黝黑,很可能是长期干力气活的;他几次作案都是从城关出城,所以很有可能是城关本地人;每次作案都驾车,那就说明他住的地方离案发现场有一段距离;这两起对女子施暴案件的作案手法、时间、方向都一样,这足以证明罪犯胆子特别大,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