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篆刻,还极易损耗,维护成本不小。若能舍弃部分要求,仅保留基本的角速度检测功能,不必苛求长久耐用,便可大幅简化。”
师尊眉宇间微露凝思,道:“可简则简,可是系统如何持久?”
我心中己有定策,答道:“原本依靠自动维护的部分,可转为人工替换和修理。系统模块化,拆装便捷,养护不难。如此一来,不必再为过高的自动化负担沉重代价。”
说到此处,我心中暗自思量。全自动化虽好,然在资源与工艺受限的环境中,强行推行,便是缘木求鱼。适度留白,留给人力,既可降本,又能广开用人之路。
师尊缓缓踱步,思索片刻,又问:“那精度下降了,如何弥补?”
我道:“加一个操作接口,由人力调节与修正。把先前全交给机关去做的事,分一部分出来,让‘操作员’代劳。虽然更耗人工,但相较之前的完全自控系统,整体花销还是要小得多。”
我语毕,心中微有波澜。说到底,机器再巧,终是人之延伸。若能让人力与机关互为补足,既不失精准,又能兼顾成本,何乐不为?
“而且,”我缓缓抬手,灵力凝结出一幅图案,“这些设想并非空谈,弟子己经以《万相天机诀》推演,绘出雏形。请师尊过目。”
灵力游走,简明的结构渐次展开,模块排列清晰,符阵脉络分明,关键部位留有维修与操作接口,井井有条。
师尊凝神看了良久,眉宇间的神色愈发沉稳。他指尖划过图案几处,略作推敲,末了抬头看我,语气中无惊无喜,只淡淡道:“此法可行。”
我心中一松,却并未显于色,仍从容道:“若能推行此改革,便不止于技术上减负。原先被自动化冲击而闲置的人手,可转为修理与操作的职工。虽非精修,却能施展技艺,劳动含金量自也水涨船高。”
心下思绪翻涌。自我穿越至此,见惯底层修士劳碌无望,时常思忖,若能以一己微薄之力,稍稍改变些什么,便不枉此行。
我又道:“且这些职工,因工作内容更需技巧,便可要求更合理的待遇。如此一来,不仅不会因自动化带来失业潮,反能促进一部分人向上流动。”
说到此,我心中隐隐有些激动。制度之利害,从来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如何安排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柳如烟这套项目虽好,然而若无妥善安排,必会引发巨大的社会震荡。如今以半自动化取代全自动化,再以工匠与操作者补足,不失为一策。
师尊静静听着,没有立刻回应。他久居高位,目光自然不同,心中必然权衡更多。良久,他抬头望我,道:
“你这番话,倒是想得周到。只是,世事纷扰,未必尽如你意。那被淘汰下来的凡人劳工呢?萧儿,你若要提高生产效率,总得给他们一个去处吧。否则一旦无用,血祭是这世道惯常的做法,你准备怎么解决?”
我垂眸,心知师尊言之有理,却仍道:“弟子自知一人之力微末,改不了大势。但只要有一线可为,便不会因难而退。”
我脑中细细推演着师尊的话。完全淘汰凡人劳工非长久之计。师尊那一句“被血祭”,更在我耳中砸得生疼。正因如此,我更须细细筹谋,叫这些人得以续命,且能为此局添砖加瓦。
我拱手向师尊道:“弟子己有计较。师尊曾言,上古时代有内丹之术,连凡人都能修行术法。既如此,说明凡人并非全无可用之处吧?”
师尊负手踱步,眉宇深锁,只回了一个字:“说。”
我稳了稳心神,续道:“虽则凡人根骨浅薄,难以修行,但若以聚气、玄元之类小补之药,暂时助他们引气入体,只短暂行简易术法,总是可行的。”
师尊微微偏头,沉吟:“不对啊,萧儿,你这般让凡人首接吞服补气丹,十之八九会爆体而亡。凡体承载不了灵气冲撞,就算勉强不死,炼制这些丹药的成本也高得离谱,何况凡人消耗量极大,如此行事,反而得不偿失。”
我早有准备,微微一笑:“师尊放心。弟子己有计较。一是借《万灵谱》,改良草药之性,取其本源,以微药为主,不致冲体,培育出专门适应凡人体质、灵气缓和且价格低廉的新型药材……”
师尊微微点头,示意我说下去。
“……二是以《通微御气经》推演,简化丹方,使其药力缓释,逐步积养,降低炼制要求,使得丹药药效下降到只够凡人短时间内聚气施术,既不会爆体,也极大降低了炼制成本。不急不躁,既可用之,又免祸患。”
师尊步子顿了顿,似有些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