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九五看书网 > 中医之妙 > 第九章解说白起

第九章解说白起

沈清月突然愤愤地说:“那说说扶苏,扶苏这个蠢货!秦始皇打下的万里江山,怎么交到他手里没几年就分崩离析了?网上那些‘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豪言壮语听得人热血沸腾,结果全成了笑话!”他气得把手机往桌上一摔,屏幕还在循环播放着秦朝铁骑冲锋的特效视频。^秒,蟑\节^暁+税+旺+ -罪_欣+漳·洁?埂+鑫!哙?

我捡起手机按下暂停键,望着他通红的耳根笑道:“说扶苏是蠢货,倒不如说他生错了时代。秦始皇用酷法强政扫平六国,靠的是‘乱世用重典’,可扶苏偏偏信奉儒家仁政,这父子俩治国理念就像水火不容。”

“那也不能亡国啊!”沈清月脖子一梗,“就算政见不合,老老实实当他的太平太子不好吗?”

“问题就出在‘老实’二字上。”我展开桌上的竹简残片,泛黄的纹路像极了大秦破碎的山河,“秦始皇突然暴毙于沙丘,赵高、李斯篡改遗诏,赐死扶苏时,他但凡存几分疑心,凭借蒙恬三十万长城军,挥师咸阳夺回皇位并非难事。可他偏信了‘父要子死,子不得不死’的儒家教条,自尽前还对使者说‘父亲让我死,我怎能违抗?’”

沈清月听得目瞪口呆:“就这么……认了?”

“更要命的是,扶苏一死,蒙恬也饮鸩自尽,秦朝最精锐的长城军团群龙无首。”我用茶渍在桌面画出函谷关的轮廓,“胡亥继位后,赵高弄权,指鹿为马铲除异己,又征发百万民夫修阿房宫、骊山陵,赋税徭役比始皇时更重。你想想,百姓连饭都吃不上了,陈胜吴广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能不一呼百应?”

窗外暮色渐浓,沈清月盯着茶渍凝成的地图喃喃:“可如果扶苏不死,真能救得了秦朝吗?”

“这就像用文火煮猛药。¢微·趣~暁~税- ^追·蕞¢新_璋.节?”我望着墙上“悬壶济世”的牌匾,烛火将字迹映得忽明忽暗,“扶苏若继位,必定会废除苛政、与民休息,但六国遗族蛰伏多年,一旦中央集权松动,那些被强压下去的复国之火,随时可能借着‘仁政’的由头死灰复燃。秦朝的病根,早在秦始皇‘以吏为师,焚书坑儒’时就种下了——铁血能打下江山,却未必守得住民心。”我看着沈清月激动得手舞足蹈的样子,轻轻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先别急,王莽和白起可都不是同一时代的人,咱们得一个一个说。而且白起活跃在秦昭襄王时期,比秦始皇要早好几代呢。”我顿了顿,喝了口茶,开始讲述白起的故事。

白起出生年月不详,他出身于秦国平民阶层,在秦孝公推行商鞅变法后,秦国实行军功爵制,只要在战场上立下战功,平民也能获得晋升机会,这给了白起崭露头角的舞台。当时秦国经过变法,国力日益强盛,急需优秀的军事将领开疆拓土,白起凭借着卓越的军事天赋和战场上的英勇表现,逐渐进入秦军高层的视野。

秦昭襄王十西年,白起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担任秦军主将,攻打韩、魏两国。在伊阙之战中,他采用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战术,以少胜多,一举歼灭韩魏联军24万,从此一战成名。此后,白起成为了秦昭襄王手中最锋利的宝剑,为秦国征战西方。

在鄢郢之战中,白起率军长驱首入楚国境内,引水灌鄢城,淹死楚军数十万,攻克楚国别都鄢城、都城郢都,迫使楚国迁都,从此楚国一蹶不振。在华阳之战中,白起迅速出兵,长途奔袭,大败赵、魏联军,斩首魏军13万,又将赵国2万降卒沉入河中。最著名的长平之战,白起面对赵国名将廉颇的固守,采用反间计使赵国临阵换将,以赵括代替廉颇。!暁*税¢宅. ′已,发*布.嶵?新?蟑¨結?随后白起佯装败退,诱敌深入,将赵军分割包围,最终坑杀赵军降卒40万。经此一战,赵国元气大伤,再也无力与秦国抗衡。

白起并非被秦始皇收服,而是效忠于秦昭襄王,在秦昭襄王的重用下,他为秦国攻城七十余座,极大地削弱了山东六国的实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至于你说的“一人独杀百万匈奴”,这是不可能的。首先,白起所处时代匈奴尚未发展壮大到有百万之众,而且白起一生主要作战对象是山东六国,并未与匈奴大规模交战。历史上白起的赫赫战功,是通过出色的军事指挥、战略谋划,带领秦军取得一场又一场战役的胜利,累积而成的。在真实历史中,即便再勇猛的将领,也无法以一己之力斩杀百万敌人。如果放到小说世界里,白起凭借他在历史上歼灭近百万敌军的战绩,确实可以称得上是“鬼王级别”的存在了,但在现实的冷兵器战争中,他的厉害之处更多地体现在排兵布阵、指挥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