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无闻。
不对,这张苍曾担任过御史,掌管宫中的各种文书档案,后来因为犯罪,便逃跑回家了。
这样的人物,绝不能埋没,越早找到他越能早一些发展算学。
扶苏的思路愈发清晰,他打算,每一门核心学问都设立一个专门的学院。
儒学院、法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工学院、算学院……各司其职,各有侧重。
如此一来,各家学说不仅能对外传播,更能在学院内部进行深入的研讨、辩驳乃至变革。思想的火花,往往在碰撞中才能迸发得最为璀璨,真理也总是在反复诘难中愈发明晰。
而自己,则要建立一座规模空前的图书馆。
将所有学院的研究成果、各家学说的经典著作,都要系统地收集、细致地整理、妥善地保存下来。并且还要鼓励这些学者们著书立说,将他们的智慧凝聚成文字,通过纸张流传下去。
而且还要收集天下遗漏的典籍,更要将各大学院的新成果、新论著,第一时间誊抄归档。
设立专门的抄录、刊印部门,将图书馆的著作,印制成册,分发各郡县,甚至允许有资质的民间书坊翻印。
甚至,他还构思着,在每个学院内部,都开设一门“学说史”之类的课程,专门讲述这门学说的起源、发展、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而且,这得是必修课,关乎学生的考核成绩。
让后来的学子们知道,他们今日所学,是站在哪些先贤的肩膀上。
那些为学问开辟道路、做出卓绝贡献的宗师大家,他们的姓名、生平、著述,都将由学宫郑重载入学说史册,供后世子孙敬仰学习。
而且大秦社稷学宫可不是坊间流传的野史,而是由大秦官方学宫审定、刊刻、流传后世的正史记载!
甚至可以说这青史留名的机会,己经摆在了大秦社稷学宫,谁不想要?
他这社稷学宫给出的,可不仅仅是容身之所、传道之坛,更是一个首接扬名立万,万众敬仰的对象。